重视选人,加强主动配置 保险资管机构加速探索FOF投资
银保监会日前公布数据显示,重视选人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加强机构加速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约24.71万亿元,主动资管资保持了较快增速。配置作为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的保险核心管理人,保险资管机构管理的探索F投产品业绩与其他资管机构相比并不逊色,“长跑优秀选手”特质明显。重视选人
在资管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加强机构加速当下,有险资人士表示,主动资管资FOF模式可以成为保险资管的配置突破口,对于保险资管机构在优化资产配置、保险控制业绩波动、探索F投完善自身产品线、重视选人构建自身投研框架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加强机构加速意义。多位保险资管人士表示,主动资管资FOF投资十分看重“选人”,遴选优秀的基金经理,强调主动配置能力。
FOF助力保险资管业务突破
监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约24.71万亿元,同比增长11.88%。保险资金年化财务收益率为3.66%,年化综合收益率为2.82%。
作为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的核心管理人,保险资管机构的资管规模持续增加。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日前发布的《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发展报告(2022)》显示,截至2021年年末,参与调研的32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达到19.89万亿元,同比增加2.05万亿元,增速为11.52%;32家保险资管公司合计配置公募基金9421.90亿元,体量庞大。
保险资管行业在管理规模逐年提升的同时,市场化程度也在不断提升,第三方资产管理业务加速壮大。
在资管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有险资人士表示,FOF模式可以成为保险资管的突破口。“依托诸多机构资金的配置需求,(保险资管)应该是最懂机构委托需求的FOF投资管理机构之一。”
平安资管董事长黄勇日前表示,FOF投资是平安资管的核心业务线之一。在资产管理行业中最早运用FOF工具的正是保险资管。黄勇介绍,平安资管自1998年开展FOF投资,迄今FOF管理规模超过1500亿元。
重视“选人”及主动配置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多位保险资管人士处了解到,FOF投资十分看重“选人”,即遴选优秀的基金经理。
“FOF模式的核心是长期跟踪、研究基金经理的投资过程,优中选优,挑选出长期业绩优异、超额收益获取能力强、投资风格稳定、具有较强风险控制能力的优秀基金经理,并构建投资组合。简言之,就是必须具备为基金经理‘精准画像’的能力。”太保资产相关人士表示。
平安资管表示,在选人上,建立“漏斗”选人模式,通过分赛道研究、定性+定量深度研究、画像筛选等,最终找出各细分赛道和投资风格下的最优秀基金经理;此外还运用科技赋能,打造相关平台,用于基金经理打分筛选,形成数据标签,构造组合、管理风险。
“我们自主创建了基金数据库,作为基金分析评价平台,研究、考察标的基金的基金经理,并从中优选基金。”北京一家保险资管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记者,“FOF投资中,我们强调主动配置能力。FOF组合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明星’基金经理产品的堆砌。在FOF组合层面的仓位管理、行业的有效偏离、风险因子的调整分配等也是重要因素。”
“仓位管理及择时方面,根据自主跟踪的宏观经济、经济流动性、市场估值、市场情绪等的跟踪体系及框架,跟踪并及时捕捉市场趋势、市场风格切换、微观交易结构变化,与基金经理交流、行业跟踪、个股调研、自上而下研究等都非常重要。”上述人士补充道。
“长跑优秀选手”特质凸显
目前,部分保险公司的FOF产品线较为完整,覆盖权益型FOF、灵活配置型FOF、混合FOF、固收+FOF、指数增强FOF。
截至8月25日,有Wind数据统计的保险资管债券型FOF、保险资管混合型FOF、保险资管权益型FOF分别有14只、13只、22只。记者注意到,2021年是保险资管FOF产品发行大年,有22只保险资管FOF产品于当年成立。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25日,有3只保险资管FOF产品近3年回报率超过50%,分别是平安资管如意11号(新动力FOF)、泰康资产-FOF进取2号、平安资管如意9号(基金精选FOF),其近3年回报率分别达71.36%、61.7%和56.66%,均为股票型FOF。
由于“长跑优秀选手”特质与养老金融产品需求天然契合,不少保险资管公司纷纷发力针对养老投资的FOF型产品。
平安资管副总经理张剑颖表示,FOF投资是未来养老投资的重要模式,平安资产管理希望在传统产品线之外,把FOF产品线针对养老投资再做一定的细分,以满足未来个人养老投资不同风险收益目标以及不同期限大类资产配置的需求。
(责任编辑:热点)
-
东兴证券:维持腾讯强烈推荐评级 网络广告及金融支付增速有望提升
东兴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00700)“强烈推荐”评级,受疫情等影响,下调营收及归母净利润预测,预计2022-24年营业收入为5594/6117/6686亿元;Non-IFRS归母净利润为1263/ ...[详细]
-
回顾2022年一季度,年初以来,全球大类资产上商品普遍收益居前,债券收益缩窄,权益市场尤其成长板块明显下跌。市场回顾A股方面,2022年初至今,低估值占优,成长制造与消费表现垫底。风格上,2022年初 ...[详细]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家俊辉 广州报道与2020年营收净利双双下滑不同的是,广州农商行01551.HK)去年营收实现双位数增长,但净利润却依旧大幅下滑。3月31日晚间,港股上市银行广州农商行发布2 ...[详细]
-
在3月31日的中国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关于外界传闻已久的“中美隐形战斗机在东海交手”终于有了官方回应。有记者提问称:“美太平洋空军司令近日称,美军F-35战机近期在东海上空曾与中国歼-20战机近距离相 ...[详细]
-
本报记者 李 冰随着卡塔尔世界杯正式开赛,国内品牌的世界杯营销大战也随之开启。记者注意到,近日多家银行借势世界杯进行品牌营销,通过线上渠道推出多项活动,形式多样,热度不断攀升。业界普遍认为,银行业抓住 ...[详细]
-
从“北有青岛,南有珠江”,到如今掉车尾,在起伏间已度过30余年光景。日前,广州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江啤酒”)002416)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显示,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45.38 ...[详细]
-
中新网昆明4月1日电记者 缪超)记者31日从云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缓解新冠肺炎疫情对该省旅游业的严重影响,云南提出落实暂退旅游服务质保金、缓缴失业保险、完善常态化银企对接机制加 ...[详细]
-
【#上海第一批封控区核酸筛查完成#阳性检出率有所下降】记者从4月1日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上海浦东、浦南以及毗邻区域4天内组织了2次核酸筛查,采样超过1800万人次,筛查发现的阳 ...[详细]
-
金融街论坛年会观察:提高居民养老保障水平,个人养老金如何发力?
前不久,《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正式发布,引发广泛关注。在2022论坛年会上,来自部委、学术界、金融机构等方面的权威人士就如何推动我国个人养老金发展展开讨论。“个人养老金是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 ...[详细]
-
2022年3月31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安徽屯溪同来华访问的印尼外长蕾特诺举行会谈。王毅表示,中国和印尼同为重要发展中大国和新兴经济体代表,双方有着广泛共同利益,互利合作不断深化。习近平主席和佐科总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