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险银保业务实现“四连涨”!
来源:保险报
6月6日,四连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人身《2021年银行代理渠道业务发展报告》显示,2021年,险银现我国银保业务保持健康平稳发展态势。保业
其中,四连涨人身险公司银保业务保费收入连续四年呈现增长态势,人身新单及期缴业务实现双线增长,险银现增额终身寿险产品占据银保市场绝对主流地位;财产险公司银保业务持续走低,保业业务和渠道集中度较高,四连涨区域性差异犹存。人身
人身险公司银保业务“四连涨”
2021年,险银现人身险公司银保业务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近1.2万亿元,保业同比增长18.63%,四连涨呈现连续四年增长态势;原保险保费收入超过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总量的人身三分之一,业务占比同比上升3.73个百分点。险银现
2021年,各家人身险公司更加注重优化业务结构和内含价值增长,不断扩大期缴业务体量,实现了新单与期缴业务的同步提升。
全年实现新单原保险保费收入7040.86亿元,同比增长15.05%。其中,新单期缴原保险保费收入2677.56亿元,同比增长19.04%;趸缴原保险保费收入4363.30亿元,同比增长12.73%。四个季度保费占比分别为49.77%、15.02%、15.46%和19.75%。
从长期险的产品构成来看,寿险业务稳定增长,其中,普通寿险保费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2021年,寿险业务实现新单原保险保费收入6947.03亿元,占全年新单原保险保费收入的98.67%,同比增长15.24%;健康险增速放缓,新单原保险保费收入93.83亿元,同比增长2.38%。寿险业务中,分红寿险新单原保险保费收入4298.79亿元,同比增长9.67%;普通寿险新单原保险保费收入2641.52亿元,同比增长25.75%。2021年,主销产品进一步集中。增额终身寿险产品具有资金灵活度高、用途多样等特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占据银保市场绝对主流地位。终身寿险占据期缴产品年度销量前十中的七席。趸缴产品销售量前十的产品中,仍以分红险和万能险为主。渠道专管员队伍稳中有降。2021年末,银保业务渠道专管员总人力数为18.44万人,较上一年度下降5.13%。其中,寿险公司、、华夏人寿、泰康人寿、大家人寿、太平人寿、富德生命人寿、人民人寿、财信吉祥人寿和阳光人寿10家公司的期末人力维持在5000人以上。
业务品质保持较好水平。2021年,人身险公司继续关注银保业务品质,13个月继续率在90%以上的公司占比达到80%,仅有2家机构13个月继续率低于80%。有30家公司的13个月继续率较前一年得到改善,行业整体业务品质保持在较高水平。
财产险公司银保业务持续回落
2021年,财产险公司银保业务实现签单保费收入64.96亿元,同比下降29.00%。其中,非车险业务签单保费收入34.93亿元,同比下降38.03%;意健险业务签单保费收入20.92亿元,同比下降13.61%;车险业务签单保费收入9.11亿元,同比下降16.50%。 从产品结构来看,2021年非车险业务占比下降,占渠道整体保费收入的53.77%,其中企财险、责任保险和家庭财产保险为主销产品。意健险和机动车辆保险业务签单保费占比上升,分别占到全年签单保费收入的32.20%和14.03%。
从业务规模来看,2021年签单保费收入前三位的地区仍是上海、广东、浙江。从业务增速来看,仅厦门、黑龙江、北京、山西、山东五个地区业务保持增长态势,其余各地区业务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2021年,银保业务规模排名前十位的合作银行实现签单保费收入35.14亿元,占银保业务总签单保费的比例上升至54.10%。其中,中国、中国、中国、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和5家国有商业银行占据规模排名前十位银行中的五席。在重点合作的31家银行中,、国家开发银行、和渤海银行保费收入实现了正增长。
探索银保合作新模式
2021年,银保市场中互联网保险业务规范化经营得到进一步加强。随着《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保险机构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有关事项的规定》的出台以及新版互联网保险业务信息披露系统的启用,银保渠道互联网专属保险业务与融合业务的经营规则得到进一步规范。
疫情以来,众多保险公司重新关注并大力推动银保业务发展,加速银保业务从重规模向规模与价值并重的转型。
一是人身险公司个代渠道呈现持续深度调整态势,为稳定业务平台,各公司开始高度重视银保业务发展;
二是银行积累的大量中高净值客户日益被保险公司关注,银行客户强烈的财富管理需求易于实现场景化营销并具有较高效率;
三是随着商业银行综合销售能力的提高,尤其是更加关注专属保险销售队伍的培养,其在服务客户过程中配置保险方案的专业优势逐渐凸显。
2021年,多家保险公司围绕高内含价值银保合作模式进行了探索:
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坚持规模与价值并重的渠道定位,持续推进渠道健康发展。
提出 “新银保”的理念,并与深化合作,协助打造平安银行新优才队伍。
新华保险坚持兼顾规模与价值的发展策略,持续建设队伍、深耕网点,带动产能提升,提高经营效率,实现银保渠道良好发展。
泰康人寿充分发挥集团医养协同优势,将无形的保险产品与实体医养服务相结合,坚持长期保障型产品销售,在银行及客户中形成良好口碑。
寿险重启银保,打造全“芯”业务模式,聚焦战略渠道,聚焦省会和中心城市,实现银保业务的高质量发展。
友邦集团入股中邮人寿,经双方集团合作,将受益于战略互补的分销渠道和客户群所带来的潜力。
各家公司基于战略定位、客户需求、协同合作、数据共享的一体化布局,开始尝试创建银保业务高质量发展的新业态新生态。
记者 房文彬
-
突然一字跌停,供销社第一牛股紧急提示五大风险!融资资金加仓方向曝光,连续“买买买”这些股(附名单)FED如期升息75基点未来或加速升息步伐,金价短线下挫16美元日本央行以不变应万变!美日短线站上145关口中医药支持政策密集出台 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提升(附概念股)太古股份公司A11月23日耗资约1845.95万港元回购30.9万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广西紧抓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人民币中间价调贬262点 机构:没有必要过分担忧贬值问题国盛宏观:转向和衰退,哪个先到来?—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点评光大期货:11月22日能源化工日报缺钱的兜底方将收获过半转让款,孙公司升级却“掏空”对赌标的 荣丰控股近8亿“豪购”到底为了谁?
- ·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已在五城正式开售
- ·“红人经济”第一股天下秀年内股价“腰斩” 创新业务能顶多大用?
- ·三亚官宣 景区将开门迎客!十一黄金周旅游业能否迎来客流高峰?
- ·大额存单仍是“心头好”银保产品关注度升温
- ·投资人感慨:江湖变了,光靠钱几乎根本拿不到好项目了
- ·福特汽车跌5% 推迟了部分汽车的发货时间
- ·“双碳”目标提出两周年:碳金融创新百花齐放 绿色信贷逆势高增长
- ·A股再现地量成交 沪指围绕3100点展开争夺 机构建议逢低布局
- ·台积电高雄28纳米厂动土开建,计划于2024年量产
- ·海底捞董事会大瘦身:削减4个执董席位,推行轮值COO计划
- ·遗失保险兼业代理业务许可证 宁洱腾达汽车修配有限公司被罚0.5万元
- ·银保监会提前高质量完成2022年两会建议提案办理工作
- ·欧洲央行管委Nagel:不应该因担忧经济衰退而推迟加息
- ·建行拟设立300亿住房租赁基金,通过投资房企存量资产改造为租赁住房
- ·年内超40家上市公司参与设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专家称防范风险意识与综合评估不可缺位
- ·小米Civi 2正面揭晓:iPhone 14 Pro后首款药丸屏!
- ·11月LPR报价维持不变 机构:5年期报价有望继续调降
- ·第121次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行动圆满完成
- ·Android 13或将强制要求A/B分区无缝更新
- ·33亿元收购两大优质资产!这家公司进军油气设备和汽车零部件赛道
- ·财经TOP10|星巴克兑换券退款被指“玩不起”,58同城现天价马桶疏通费,明星背书的牛角村怎么了?
- ·欣旺达千亿投资狂奔锂电赛道 汽车电池子公司分拆上市加速
- ·金融机构“碳”路两周年:由试点向深度参与全面转型 规范化绿色金融标准仍有待建立
- ·媒体述评 RCEP为亚太区域带来更多福祉
- ·小区投个充电桩,每月就能赚几千?千亿充电桩生意背后的盈利焦虑
- ·人民币汇率“破7”,如何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