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雪糕的背后:国货新消费品牌的“突围战”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陈炯如 谢茂翰 邓懿庄(实习) 广州报道
“没有最贵 只有更贵” 雪糕自由正在远去?突围战
曾经花费一两元就能买到的快乐,如今却要十几块钱。雪糕消费不少消费者感叹:“现如今的后国货新雪糕就是雪糕刺客,刺痛着消费者的品牌心”,还劝导其他消费者“不认识的突围战雪糕千万不要乱拿”。
消费者 朱小姐
以前是雪糕消费那种老冰棒,五毛、后国货新一块那种,品牌还有那种绿豆冰棒,突围战但现在好像都没有了,雪糕消费现在都是后国货新讲品牌的,都是品牌十几块一支的。
消费者 苏先生
他用的突围战材料好一点,价格差异就很大的雪糕消费,一分钱就是后国货新一分货,比如说用仿制脂肪酸用得比较多的,和用真材实料的就差很远。
如今的雪糕市场上,的确很难再看见当年的五毛、一元的价格,取而代之的是3元以上的产品,而一些带上网红属性的雪糕产品售价大多超过10元,甚至更贵。
陈炯如 记者
以我手上的两款雪糕为例,左边这款是19块钱,而右边这款则是36.9元,雪糕高企的价格也引起网友们的讨论,他们说贵的雪糕就是好啊,还没吃,心就凉了,那为什么雪糕的价格越来越贵,平价的雪糕都去了哪里呢?
雪糕越来越贵的原因有很多,原材料成本不断上涨是其中之一。2008年至2020年,牛奶、淡奶油等原材料成本价格上涨了大约80%。有产业分析人士指出,传统的薄利多销的道路越来越难走,利用包装和营销手段,布局高端成了很多品牌的变革之路。
张毅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
主要还是来自营销成本的增加,包括包装、营销推广和其他的配套成本,也有很多品牌希望通过高价位,去做它的品牌塑造,把它的品牌拉起来,是几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天价雪糕的背后:国货新消费品牌的“突围战”
一直以来,雪糕这个小单品,都是寡头垄断的市场。蒙牛、伊利、雀巢、和路雪等品牌在市占率上处于领跑地位。不过,近年来,随着新消费风潮的崛起,一些不容小觑的“独角兽”已经闯入了这个千亿赛道,并占据一席之地。
雪糕是一个季节性很强的小品类消费品,专注雪糕的品牌规模会非常受限,比如说,夏季是雪糕销售的旺季,但到了冬季,企业的运转就可能出问题。而大品牌之所以能够占据大的份额,主要是依靠牛奶这个强势、规模较大的品类,从而实现对雪糕市场的覆盖。但一个专注于雪糕的品牌想崛起,就不得不另辟蹊径,打一场“突围战”。
朱丹蓬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
从引流或者媒体营销角度来说,已经不走传统媒体道路,他们只走小红书、抖音、快手,短视频类的这一块,他们也抛弃了传统大润发、沃尔玛这种,他们更倾向于7-11 罗森这种新兴的渠道。
此外,新消费品牌也善于借助互联网平台,主打电商新零售,构建起天猫、盒马为主的新兴零售渠道。今年618开场前3个小时,钟薛高天猫旗舰店销售额破千万,拿下天猫生鲜大类目、冰淇淋类目第一。
凭借着“天价雪糕”的成功营销,钟薛高、中街1946和马迭尔三个品牌,进入了2021年最受欢迎雪糕品牌前五名。并且,在新消费品牌、新零售渠道的助力下,雪糕销售的季节性壁垒也开始被打破。
盒马(广州)保利店主管 何宇章
根据数据体现,65%以上的客户一年四季都会购买雪糕,雪糕不单单是夏季的消暑产品,也演变成一年四季日常的甜品小吃。
不仅只有新消费品牌,雪糕赛道跨界玩家也越来越多,酒企茅台、醋企恒顺、车企五菱等行业翘楚也纷纷加入进来。今年五月,推出了3款茅台雪糕,包括经典原味、香草以及青梅煮酒口味,价格都在129元一盒以上。
张毅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
不管原来是做食品行业的,还是做汽车,做酒等等其他行业,他们都在推出雪糕品牌,某种意义上讲,他们是在唤醒年轻消费群体对老品牌的关注,从而达成在老品牌产品上的营销。如果幸运的话,雪糕本身也是一个产业,为企业的第二曲线产品发展,也营造了很好的机会。
张毅也指出,中低价位仍然是消费者的主流需求,支撑天价雪糕的市场空间并不大,现阶段,市场也需要给天价雪糕降降火,让天价雪糕像当初的“天价奶茶”一样,逐渐回归理性。
- ·电煤供应紧缺价格高企,下游电厂承压几何
- ·雷赛智能扣非降25%靠卖资产实现净利增长 李卫平推员工持股计划溢价受让被指割韭菜
- ·注意!日央行本周可能要转向了
- ·整容潜逃25年,贪污398万的前建行女柜员被提起公诉
- ·兼顾多重目标 货币政策将定向精准调控
- ·服装业韧性增长稳步恢复
- ·基金季报:冯明远去年四季度调仓曝光,称2023正位于长期牛市的起点
- ·快讯:指数午后持续震荡 数字经济概念反复活跃
- ·证监会李明:力争用3年时间大力推动上市公司5种能力的持续提升
- ·沪深证券交易所发布退市信披新规
- ·永赢基金2023年权益投资展望: 内需有望成为增长核心支撑力
- ·国开行河南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傅小东被提起公诉!2023年金融反腐力度不减
- ·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进入倒计时!比亚迪官宣涨价,专家:明年年初将有小规模涨价潮
- ·视频|郭磊:2023预计名义GDP和企业盈利逐渐回升,资产定价环境将好于2022年,把握机会,祝新年大运一年长红
- ·俄央行启用人民币外汇掉期工具 旨在限制货币市场利率暂时失衡时的波动
- ·高盛:美股遭抛弃 资金流向非美股市
- ·广发黑色金属日评:钢材宏观预期转好支撑远月价格,建议关注1-5反套机会
- ·“AMC系”信达证券披露IPO网下配售和网上中签结果,预计募资净额超25亿元
- ·麦迪科技频繁跨界生殖、医美、光伏 股东高管逢高减持套现屡试不爽
- ·2022年我国GDP比上年增长3%
- ·第六期中国“双创”金融指数正式发布 成都综合排名稳居全国第六、中西部第一
- ·中信证券:重点游戏获发版号,建议关注传媒互联网板块中估值相对较低的游戏行业
- ·北京今年拟编制实施五年立法规划
- ·中信证券:重点游戏获发版号,建议关注传媒互联网板块中估值相对较低的游戏行业
- ·2022未成年人保护进展报告:游戏时长与充值双降,游戏沉迷问题进一步解决
- ·云南省打好失业保险政策组合拳
- ·赣锋锂业:拟与富临精工投建磷酸二氢锂一体化项目
- ·精准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 ·住建部定调2023楼市:“预售制”未一刀切取消,防“金蝉脱壳”,投机炒房仍将严控
- ·新春贺词|联想中国总裁刘军:迈入第二个转型关键年,将加强本土创新
- ·把握趋势挖掘潜力 机构投资者与优质公司共成长 价值投资理念深入人心
- ·FF曾与多地传绯闻,黄冈能否承载贾跃亭的造车梦?
- ·全国社保基金于1月12日减持中国工商银行逾2.31亿股H股
- ·高瑞东:2023年,期待的报复性消费能否到来?
- ·嘉银金科发布三季报:期内促成交易金额149亿元,同比增长123.5%
- ·正心谷基金经理张孝达披露投资思考:注重研究的前瞻性与研究效率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