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设“全球动力之城”,千亿研发提升五大产业自主可控力
原标题:上海建设“全球动力之城”,上海千亿研发提升五大产业自主可控力
以临港为核心区,建设上海正式开启建设全球动力之城,全球千亿加快构建航空、动力大产航天、城主汽车、研发业自海洋、提升能源“空天陆海能”五大动力产业集群。控力
8月24日举行的上海上海“全球动力之城”建设推进启动仪式上,上海市委常委、建设临港新片区党工委书记陈金山表示,全球千亿高端装备是动力大产国之重器,它既是城主国家制造业高水平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研发业自国家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标志。动力装备作为装备产品的提升心脏,更是“皇冠上的明珠”,是建设制造强国必须要突破的基础产业、关健产业、重要产业。
“以前我们说动力是一个配套的产业,是围绕整机来集聚的,现在让动力产业从幕后走向台前,更加有利于代表国家来突破动力领域的卡脖子技术,代表中国来参与全球动力产业的竞争与合作。”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刘平对记者表示。
2025年产业规模超2000亿元
7月发布的《聚焦临港核心区打造上海“全球动力之城”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明确以临港为核心区,聚焦航空、航天、汽车、海洋、能源等五大动力产业体系,到2025年,初步构建起体现“全球动力之城”品牌影响力的产业规模和产业体系;到2035年,全面建设成为彰显科技硬实力和人文软实力的全球动力之城。
这一目标之下,到2025年,要累计实现动力产业重大项目投资1000亿元以上;引育5家以上百亿级龙头企业、50家以上“专精特新”产业链配套企业,建设安全韧性的产业链,力争动力产业总体规模达到2000亿元以上。同时推动动力创新链自主性不断提升。累计实现研发经费投入超过1000亿元;推出航空发动机、船用发动机、重型燃气轮机等创新产品,高端动力创新策源能力持续增强。
中船动力集团总经理邵煜在采访中表示,与欧美的一些老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海洋动力的体系竞争力不强。
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的造船大国,但还不是造船强国,船舶工业创新发展质量总体上还不高,尤其是高技术船舶概念设计对外依存度较高,核心系统和设备仍受制于人,动力设备尤其如此。
船用发动机作为船舶的“心脏”,是海洋动力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船用发动机是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关键短板,要补齐这一短板并非易事,我国船用发动机产业面对欧洲企业在产业体系、创新能力、产品谱系、全球服务方面的压倒性优势,自主发展空间有限。在船用低速机关重零部件方面,需要大量进口电控系统、燃油系统、增压器、轴瓦、活塞环等零部件。为改变这种被动局面,中船动力集团正在加速自主研发大功率低速机、超大型船舶低速机以及船舶用大功率全智能型低速机等产品。
邵煜表示,提高体系竞争力就意味着研发、设计、制造、服务要一体化。“我们需要投资一些项目,开发一些技术,研发一些设备,从基础、标准、计量开始做起,延伸到整个产业链。”
启动仪式上,国家海洋动力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揭牌,这是由中船集团承担建设的海洋动力领域首个国家级计量测试中心。建立国家海洋动力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也是实现船舶核心装备自主可控的基础保障。
“研发不仅仅是研究柴油机产品,还包括这些产品中所用到的零部件,比如燃油喷射器等等。这些产品需要专业的设备去计量测试,测试的结果再上升到标准,反馈到设计当中。制造环节对于计量测试的需求非常强。”邵煜说。
邵煜说,国家海洋动力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将以全国海洋动力装备产业链上中下游五百多家的企业为服务对象,打造出服务于海洋动力装备产业的,更加专业、技术领先的计量测试能力,解决海洋动力装备产品全溯源链在研发、制造、试验和服务全寿命周期中测不了、测不全、测不准的难题,支撑全产业链各相关企业提升技术水平与市场竞争力,最终促进海洋动力装备产业的整体转型升级。
全球动力企业集聚计划
当前,上海正在实施全球动力企业集聚计划。
根据《实施方案》,上海要主动招引一批重量级动力项目,广泛遴选有影响力、带动力、示范性的大项目落地临港核心区。引育全球领军科技企业。积极争取全球动力领军企业功能总部、研发中心、高端制造等核心板块落户。加快梳理动力领域“链长”企业供应链需求清单,精准引育一批供应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大力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同时构建全球产业合作网络。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吸引国际高端人才、技术、资本,加强分工合作,提升国际竞争力。
这其中,尤其是要充分发挥动力领军企业的“链长”带动作用。
中国航发商发、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中船动力集团、中国重燃是“空天陆海能”五大动力领域的领军企业。24日,他们与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签署了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同时分别与动力产业链上下游培育配套进行合作签约。其中,中船动力集团分别与重庆ABB江津涡轮、中远海运重工进行合作签约。
邵煜表示,仅船舶动力领域,长三角就有大约有500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而在全国来看,仅仅是船舶动力的船用柴油机,大约就有上千家企业。且整个产业链的带动作用巨大,以中船动力研发的x92为例,一年22台机,就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13.6亿元的产出。
作为上海建设全球“动力之城”核心区,临港新片区党工委书记吴晓华表示,要加快实施“链长”计划、强化功能招商全球战略、构建全球产业合作网络、挖掘储备一批引领项目。重点保障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专项和新能源汽车动力、船舶动力研发等项目建成投产。
当天发布的《临港新片区加速打造“空天陆海能”高端动力装备产业行动方案(2022-2025)》提出,到2025年,这里要诞生3-4家百亿级企业、形成5-8个细分领域产业集群。
当天,上海还揭牌了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的市级特色产业园区“动力之源”,这是全国首个承载“空天陆海能”五大动力领域产业链集聚发展的特色产业园区。
“规划到2025年,‘动力之源’将新增投资300亿元,带动临港新片区千亿级动力产业集群集聚。”临港产业区公司总经理王麟表示,一是聚焦“空天陆海能”里的动力装备,这是未来装备的心脏;二是聚焦装备的智能化,这是未来装备的大脑。
- ·张近东卸任云网万店法定代表人,周以祥接任
- ·【派哥聊美股】对话王红英:美联储大幅加息,后市该如何演绎?
-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赴中国文化娱乐行业协会调研 研究推动电竞等数字文化新业态发展
- ·比亚迪金融一年内再度增资,注册资本达百亿、暂无相关增资批复公示,2022年一季度净利1.4亿
- ·一台顶鹤岗5套房!单价超50万的高压氧舱,是逆龄神器还是富人智商收割机?
- ·特斯拉在美国召回近110万辆汽车:车窗反转系统曝安全隐患
- ·338亿元买空客飞机,厦航即将告别全波音机队
- ·美联储加息落地 贵金属收获偏空预期
- ·基于日本房地产泡沫视角的国内地产债配置逻辑
- ·千亿白马股连续闪崩,这次大盘能否探底?
- ·近11年首次跌破关键点位!美加息风暴冲击,这个市场引金融圈高度关注
- ·中国黄金协会张永涛:黄金是唯一的非负债货币资产 在危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美国服装巨头PVH宣布裁员,以应对高通胀冲击
- ·浙江“低碳稻”亩均碳减排超20%
- ·美国FTC:贝索斯及亚马逊CEO必须就Prime会员计划相关调查作证
- ·河南创新投资集团揭牌 注册资本金200亿元
- ·远洋资本:将积极盘活资产回笼资金,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 ·我国今年第6处新建大型灌区工程开工
- ·海关总署出台16项措施,支持“南沙方案”落实
- ·(中国这十年)十年来中国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超千亿元支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 ·“取消公摊面积”喜提首个官方层面回应,但……
- ·水利部部署开展2022年农业灌溉面积遥感监测与用水量核算应用示范工作
- ·周鸿祎宣布360聚力升级 360政企集团更名为“360数字安全集团”
- ·上海如何打造三级医疗体系?邬惊雷说要“顶天、强腰、立地”
- ·爱波瑞集团董事长王洪艳:左手用精益降低浪费,右手用数字化技术提升全价值链水准,是企业绕不过去的路径
- ·自家球星保罗怒批,NBA太阳队老板因不当言论出售球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