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都在紧缩,为何日本“一意孤行”,不惜日元崩盘?
华尔街见闻
在欧美央行加速货币政策收紧步伐之际,一意孤行日本央行仍在坚持宽松政策,欧美到底是都紧“躺平不作为”还是“结合国情所选”?
年初以来,日元汇率的何日“跌跌不休”,目前正逼近1998年金融危机关键点位。惜日在一系列促成日元贬值的元崩因素之中,影响最大、一意孤行同时也是欧美众矢之的的便是“鸽派”的日本央行。
媒体指出,都紧在美欧主要央行纷纷加息的何日情况下,按兵不动维持超低利率政策的惜日日本央行显得特立独行,利空日元汇率。元崩尽管此前日本政府官员已多次“口头干预”,一意孤行但并没有拿出实质性汇市干预举措来维稳币值。欧美
在欧美央行加速货币政策收紧步伐之际,都紧日本央行仍在坚持宽松政策,到底是“躺平不作为”还是“结合国情所选”?
瑞银分析师Masamichi Adachi、Go Kurihara在其9月13日的《Why is the BoJ not following same playbook as other central banks?》(《日本央行为何不效仿其他央行的做法?》)中表示结合通胀、工资增速、劳动力市场等情况,日本央行在2023年4月之前,都不会改变其宽松政策。
日元目前处境
今年日元的大幅度贬值开始于2022年3月。
3月16日美联储议息会议决定加息25BP,正式开始本轮货币政策正常化。随后不久的日本央行议息会议上,日本央行维持宽松政策,并坚持收益率曲线控制(YCC)。
3月日元对美元开始了本轮的快速贬值,且在随后的几个月,尽管美联储加速货币政策收紧的步伐,且欧央行、英国央行、加拿大央行等主要央行陆续跟随加息,日本央行坚持宽松政策,甚至将YCC的购债操作扩大至每日以抑制1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上行,日元贬值势不可挡。
事实上,在这场风暴中,全球主要货币无一幸免,除了日元外,、两大世界主要结算货币兑美元汇率也全线下跌。然而日元的一路贬值,使得其在亚洲货币中表现仅仅好于和新,与其全球主要避险货币身份不甚匹配。
日本央行为何持续宽松
1.通胀相对缓和
瑞银预计,核心CPI(不包括生鲜食品)通胀将从7月的2.4%上升到明年1月的3.0%。大部分是由于日元贬值而推高,如食品、能源,还有其他耐用消费品。
近期日元快速贬值,给未来三到六个月的能源和食品、甚至更长时间的核心CPI的预测带来了进一步上行风险。不过,考虑到欧美目前8%以上的CPI增速和6%的核心CPI增速,日本核心CPI从绝对值角度看并非恶性通胀。
此外,目前日本政府对于通胀也有采取措施,如应对生活成本上涨的措施,以及可能在10月前取消每天5万人出境旅游的上限,并将考虑取消入境旅游的其他障碍。但瑞银表示:
CPI通胀的趋势仍应该是向上的,直到能源和食品的趋势转向下行。
然而,与CPI通胀相比,日本的工资增长一直稳定在每年1%左右。与其他经合组织国家相比,其工资增长情况要温和得多。
2.目前日本经济仍处于疲软期
瑞银表示:
日本劳动力市场与其他经济体相比也不像疫情前那样紧张。
此外,目前日本经济仍处于疲软期,这表明物价(包括工资和一般商品和服务)的潜在压力仍在下降。
3.未出现通胀-工资“螺旋式上升”
瑞银还表示,除了上述的周期性因素外,还有两个结构性因素影响着日本的工资增长:
首先,消费者的长期通胀预期没有上升,而企业的通胀预期在一定程度上上升了。这意味着消费者(即劳动者)认为当前的高物价只是暂时的,因此对高工资的需求是有限的。所以即使生活成本费用大幅上涨,但日本还没有发生过因薪资罢工的事件。
第二,日本独特的终身(长期)用工制度、工龄制度、内部工会等用工实践,给工资上涨带来了压力。这种做法总体上正在逐渐改变,尤其是对年轻一代来说,但在短短一两年内发生戏剧性的转变似乎不太可能,因为这是一种社会规范。因此进口成本上升导致通胀上升的“螺旋式上升”情况在日本已经很久没有发生过了。
因此,考虑到工资增长在短短一年内不太可能大幅加快,日本央行希望在至少几年的时间里保持高压力经济(即正产出缺口),为实现需求驱动的、可持续的2%通胀奠定基础。瑞银预计2023年4月前,日本央行都不会改变其宽松政策,即使日本现央行行长黑田东彦结束其任期。
瑞银表示:
如果在明年春季工资谈判中,工资增长的速度远远快于我们的预期,日本央行可能会在明年开始政策正常化,特别是如果新行长优先选择改善长期宽松政策的副作用,包括日元大幅贬值。然而,我们认为,对全球衰退的担忧以及美联储可能在2023年转向鸽派立场,将使新行长在2023年很难采取行动。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责任编辑:娱乐)
-
俞敏洪称新东方的管理会议有两件事必不可少:一是野外徒步 二是喝顿大酒
2022年8月22日-8月28日北京的天气已经明显凉爽了,半夜散步,夜凉如水,穿着T恤已经有点寒意,路边上有秋虫鸣叫,唧唧啾啾,似乎在宣布夏天的结束。白天,树上的蝉鸣声变得微弱起来,从夏天无穷无尽的聒 ...[详细]
-
二十大代表风采|胡伟武:像养孩子一样,自主研发中国人的CPU
在胡伟武的带领下,“龙芯1号”研发成功,而后他又主持研制了“龙芯”系列芯片,实现了我国CPU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终结了中国人只能依靠进口CPU制造计算机的历史。剥洋葱工作室出品胡伟武的时间不属于自己。 ...[详细]
-
受贿金额特别巨大,富滇银行高级经理被“双开”!屡遭举报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曾挂职香格里拉副市长
来源:行长要览“富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香格里拉分行原三级高级经理王念南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又一银行干部被“双开”。10月12日,云南省纪检监察委网站显示,富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香格里拉分行原三级高级经理王 ...[详细]
-
供需失衡加剧,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价格不断攀升。据生意社数据,截至10月17日,国内TDI市场参考价为2.72万元/吨,较8月初逾上涨七成,创近四年内价格新高。今年来,国内TDI价格呈现V字形走势。 ...[详细]
-
每经记者 李玉雯 冯典俊 每经实习编辑 马子卿 近日,工农中建四大行在广州、青岛、合肥、西安、成都5个城市正式开售特定养老储蓄产品。根据要求,特定养老储蓄产品期限分为5年、10年、15年和20年四档, ...[详细]
-
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开展的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申报评审工作近日完成,河南省兰考县、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等100个单位为2022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 ...[详细]
-
大机构批量进场!至少13家资管机构出手,自购金额超10亿,真金白银传信心!年内自购已有60亿......
大机构批量进场!至少13家资管机构出手,自购金额超10亿,真金白银传信心!年内自购已有60亿…公募机构和券商资管联手,再次掀起“自购潮”。截至记者发稿,今日已有13家资管机构宣布自购旗下基金产品。10 ...[详细]
-
10月16日0时至24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13例,其中,隔离观察人员12例、社会面筛查人员1例;东城区4例,西城区、海淀区、怀柔区各2例,朝阳区、顺义区、大兴区各1例;轻型11例、无症状感染 ...[详细]
-
记者/肖芳11月22日,快手科技发布2022年第三季财报。财报显示, 快手总营收同比增长12.9%至231亿元,高于彭博市场一致预期的225.6亿元。净亏损为27.1亿元,调整后的净亏损6.7亿元,较 ...[详细]
-
来源:华尔街见闻 政府央行政策目标冲突,类似英国的危机还将在更多国家上演。伴随着政府和央行的政策目标冲突,类似英国的危机只会在越来越多的国家上演。此前愈演愈烈的英国市场危机本周一迎来转折。新任财政大臣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