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值化时代需正视风险 投资者教育任重道远
记者 裴利瑞
“做投资8年,净值一直把银行理财当储蓄来买,代需第一次知道银行理财也会亏损。正视者教重道”
“债券基金也凉了?风险去年12月买的,一周没看咋把大半年赚的投资钱都掉没了?”
“最近打开账户的我:一时分不清买的是股基还是债基。”
……
最近,育任远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净值关于银行理财、代需债券基金的正视者教重道吐槽不计其数,债券市场正在遭遇资管新规正式落地以来的风险首次大幅度调整,也正在让投资者真正感受到理财净值化的投资威力。
这轮债市调整的育任远幅度大、速度快,净值历史上也较为少见。代需究其原因,正视者教重道除了宏观经济和资金面等基本面因素外,银行理财和债券基金遭遇的赎回压力也进一步放大了市场波动。
从利率上行引发债市急跌,到以债券配置为主的银行理财大批量“破净”,债券基金也遭遇重挫,再到投资者纷纷赎回,银行理财被迫卖出委外债基,债券基金不得不抛售资产变现……由于机构资金体量大、操作趋同,债券市场逐渐陷入“下跌-赎回-抛售-再下跌-再赎回-再抛售”的循环中,进而加剧市场波动。
债券市场风波迭起,从上述传导链条来看,银行理财“破净”虽然只是多米诺骨牌的第二张牌,却加大了整个链条的动能。2022年是理财产品“全面净值化”元年,但由于上半年债市相对稳定,许多投资者尚且未对净值化有切身体会,而一旦潮水褪去、市场下跌,对波动忍受度极低的理财投资者便纷纷赎回,银行理财随之赎回委外债基,并卖出高流动性债券。
与此同时,被冠以“理财替代”或“货币增强”定位的短债基金,也在这次债市风波中首当其冲。在银行理财打破刚兑、货币基金收益滑坡的大背景下,短债基金承接了大量低风险资金的转移诉求,规模迅速涨至将近万亿元。但这些习惯了摊余成本法的资金,却未能适应市值法短债基金的波动,一旦债市回调便相继撤离,多只短债基金公告遭遇大额赎回。
债市的短期下跌年年都有,但像今年一样在短时间内引起大规模赎回的现象却并不多见。银行理财不再“保本保收”,短债基金不是“货币增强”,可能是这次债市大跌教给投资者的最深刻的一课。
截至11月17日,债市已经在央行流动性维护下逐渐呈现企稳迹象,但净值化时代已经全面到来,未来,债券价格下跌反应到净值波动的现象将会常态化。这对于习惯闭着眼购买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来说,短期内可能很不习惯,但是长期来看,打破刚兑能促进资管行业稳健经营,提高管理人在投研、风控等方面的核心能力,进而为投资者提供更专业化、多样化的投资选择,投资者也尽快要习惯波动、接受波动。
与此同时,这次债市大跌也暴露出基金公司和银行理财在投资者教育上的短板。资管机构应该在未来的宣传推介工作中充分揭示产品的净值波动风险,避免使用“理财替代”、“货币增强”等只强调收益不强调风险的描述词;同时完善客户画像工作,加强投资者沟通,前瞻性地进行产品流动性安排;特别是对于长时间以来以机构客户为主的债券基金来说,在做好资产端管理的同时,加强零售及互联网平台客户拓展,优化客户结构,分散集中赎回的压力,增强产品负债端的稳定性也十分重要。
- ·略盈变巨亏 影视大佬被通报批评
- ·徐雷再进一步 京东走向未来十年
- ·努力做到蔬菜礼包全覆盖!上海4项举措解决物资难抵家门→
- ·浙江绍兴:将整治以“征信修复”名义开展牟利活动等乱象行为
- ·光大期货【硅】:供给由紧转松 硅价延续弱势
- ·惠普盘前涨11%,巴菲特目前已购买近1.21亿股惠普的股票
- ·荒谬!美副国务卿竟要中国“吸取教训”
- ·深圳:支持优质金融科技类企业上市融资
- ·智评理财风云榜||独揽前三,近6个月年化收益率最高超业绩基准185BP
- ·原国家粮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鸣被提起公诉
- ·房贷该不该因疫情延期需考虑“两个平衡”
- ·碧桂园李龙:负责到底的工程心,是“拔地而起”的地基
- ·维持不变!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公告
- ·疫情导致无法工作,房贷能不能推迟还?
- ·国泰君安(香港):维持招商局港口收集评级 目标价17.50港元
- ·南京新百拟置入徐州新健康80%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