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刊评:京津冀协同发展正在打开更大想象空间
编者按
北京这五年来,新京协同象空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报刊首都,怎样建设首都”的评京时代命题,实现了一个大国首都、津冀间一座超大城市的发展转型发展,同时也为我国新时期的正打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北京样本。
在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开更新京报评论部重点推出“关注北京党代会系列评论”,大想全面回顾北京过去五年的新京协同象空建设成就、积极展望首都未来五年的报刊更大发展。
▲2021年11月25日,评京以北京经开区为主会场,津冀间三省市政务、发展商务主管部门、正打京津冀14个国家级经开区为分会场的开更“京津冀国家级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合作联盟启动仪式”在线上举行。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摄
这一波疫情的阴霾正在逐渐消散。6月2日,一则京冀核酸检测数据将共享的消息在朋友圈刷屏。
当天召开的北京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京冀核酸检测数据将共享,实现一地检测、两地使用。这一举措将直接为大量环京通勤人员带来极大便利。
同一天,北京市政府印发《北京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增长的实施方案》。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将全力保通保畅,加大全国统一制式通行证发放力度,市域内及河北省应急物资中转站建设运维资金由政府性资金承担。加快布局京津冀协同重点领域产业链,开展高精尖产业强链补链行动,对龙头企业围绕重点领域在京津冀范围提升产业链保供能力的,给予一揽子支持……
可以看出,包括河北等地在内的产业发展、应急管理等京津冀协同事项,已被纳入北京市的疫情防控和稳经济方案。这,正是疫情防控和稳经济背景下,京津冀协同深入推进的生动写照。
京津冀协同发展,走过了不平凡的五年。
“看得见、摸得着”的交通一体化
眼下,一条从北京直指雄安新区的高速公路——京雄高速(北京段)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
据报道,5月13日,随着一片长30米、重达约120吨的预制箱梁稳稳落在L86-87轴桥墩的盖梁上,标志着该项目预制箱梁架设任务完成过半,工程取得重要进展。这为实现全线按期竣工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对于京雄两地而言,这都是一条不普通的公路。
京雄高速公路,是连接北京与雄安最便捷的快速交通走廊,也是《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中“四纵四横”一环京津冀一体化新格局的主干线路,将成为京津冀产业协同、经济融合联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通道。
不久的将来,随着京雄高速公路的全线建成投入使用,两地间一个小时即可驾车通达。显然,这条公路将对构建京雄1小时交通圈,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进程意义重大。
事实上,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正在稳步推进。2020年12月27日,京雄城际铁路就正式建成投入使用,50分钟的车程,是目前北京市中心城区前往雄安新区的最快交通方式。
五年来,在北京和雄安两地间,一批公路、城轨和铁路网已经建成,北京和雄安间的交通联系变得越来越通畅。
交通一体化宛如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骨骼,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突破口。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根据来自北京市交通委的消息,目前,京津冀三地已实现了38条公交线路跨市域运营,线路总里程2700余公里,日均客运量超过27万人次,服务范围辐射环京十多个县市。同时,京津冀交通“一卡通”与全国288个城市实现互联互通,下一步将推进向雄安新区延伸覆盖。
而且,今年北京将持续推进“轨道上的京津冀”建设,一批重大基础项目正在推进中。交通一体化,正在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贡献“看得见、摸得着”的力量。
▲2020年12月27日,市民展示开通首日北京西站到雄安站的往返车票。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可圈可点的标志性成果
2015年,备受关注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印发,确定了“功能互补、区域联动、轴向集聚、节点支撑”的布局思路。广袤辽阔的京津冀大地迈开了历史性的发展步伐。
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雄安新区,成为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规划伊始,雄安新区就承载着非同一般的使命。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我国重大国家战略。这一战略实施以来,特别是雄安新区设立五年多来,京津冀地区在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大气污染防治、区域交通一体化等诸多协同发展领域有了明显进展。
五年来,雄安新区建设以高质量、高标准扎实推进,“引领”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拓展。目前,雄安新区已进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大规模建设同步推进的关键时期。
众所周知,疏解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牛鼻子”,也是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优化提升首都功能的突破口。
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上,雄安新区的成绩可圈可点,已经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
目前,中国中化、中国星网、中国华能首批3家央企已落户雄安新区。雄安互联网产业园等市场化疏解项目开工建设,首批向新区疏解的部分在京部属高校、医院全面落位。
五年来,中央企业在新区设立分公司、子公司及分支机构达100多家,北京企业转移新区注册3700余家。
眼下,随着雄安新区的扎实推进建设,规划蓝图逐渐变为现实,其承载力、集聚力不断增强,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促进京津冀城市群内部功能协同方面正持续发力。
据了解,2022年,雄安新区将安排230多个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3000多亿元。目前,前两个季度安排开工96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超1000亿元,这些项目的开工也标志着雄安新区已进入积极有效承接功能疏解阶段。
雄安新区与北京城市副中心作为北京新的“两翼”正逐渐成形,并向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新格局迈进。
▲2020年2月23日,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施工现场。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两翼”振翅促协同发展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世界级城市群,作为我国城市群的“第一梯队”,肩负重要战略使命。但是,三者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各不相同。
与后两者显著不同,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除了要实现各地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目标之外,更担负着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重担。这也是京津冀面临的重要发展机遇。
五年来,雄安新区在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中的价值备受关注。
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优化提升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出发点,也是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的落脚点。正如有学者所言,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两个新城,形成北京新的“两翼”,进而探索出体现中国特色的、以大国首都为中心的新型世界级城市群的建设新路径,正是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发展的一种新选择、新思路。
未来,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两翼”的振翅带动下,特别是在雄安新区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发展引领下,一时的短板可以补强,弱项也可转为优势。五年来的发展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京津冀协同发展正在打开更大的想象空间。
撰稿/柯锐(新京智库首席研究员)
- ·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证实:将在美亚利桑那州设立3纳米晶圆厂
- ·再启14天期逆回购呵护节前资金面 央行开年公开市场首次净投放710亿
- ·飞猪发文嘲讽携程抄袭,错别字都一模一样!携程:正在核实
- ·欧洲央行管委:预计欧洲央行未来几次会议上将继续大幅加息
- ·中天策略:11月24日市场分析
- ·估值超1500亿,淡水河谷“贱金属”业务拟分拆上市
- ·长城基金曲少杰:港股估值修复步入中后段,未来关注基本面
- ·口腔种植体进入百元时代!种植牙降费最快3月中旬落地
- ·LPR连续三个月维持不变 多地房贷利率已降至历史低位
- ·韩国拟在2024年把韩元交易结束时间延长至夜里2时
- ·期价创半年来新高!纯碱上涨的关键因素是?
- ·绿控传动冲刺科创板: 净利连年亏损,实控人曾向三一重工卖老股
- ·印度“ThePrint”新闻网:“误译”将外交接触变成言辞交锋
- ·蓝石资管被认定收取返费获赔20%,债市首例虚假陈述案一审原被告均计划上诉
- ·来了,中信保诚人寿2022高光瞬间!
- ·扑空了!歼20借壳对象敲定,牛散、私募潜伏的两概念股跌停
- ·太古股份公司B11月23日耗资457.95万港元回购50万股
- ·瑞信:维持中国海洋石油跑赢大市评级 目标价13.5港元
- ·光大证券保险行业2023年度投资策略:2023年人身险行业负债端有望实现筑底回升
- ·小鹏汽车回应王凤英加入公司担任CEO:去年下半年启动组织调整,目前初见成效
- ·新能源车一路披荆斩棘替代燃油车已不可逆
- ·小鹏汽车回应长城原总经理王凤英出任CEO:有消息会及时分享
- ·高盛“裁员风暴”进行中!纽约总部气氛阴森,被裁员工补偿不明,限时30分钟内离开
- ·中天策略:1月13日市场分析
- ·安徽淮南:下调核酸检测价格,价格不得上浮,下调不限
- ·猪肉价格会大涨吗?春节物价能否稳定?国家发改委集中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