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大商所农保计划”案例系列报道之六:大雨不期 抗灾有“期” 玉米“保险+期货”助河南长垣抗灾情
在大商所的年大农保大力支持下,河南长垣收入保险项目克服重重困难成功落地。计划本次项目实现赔付605.97万元,案例有效助力长垣玉米产业灾后恢复。系列险期长垣市政府计划在2022年进一步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标准,报道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大灾扩大覆盖范围,期抗期玉情更好地保障农户的米保种植收入。
2021年7月,货助河南河南遭受了特大暴雨灾害,长垣位于豫东北的抗灾长垣市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根据初步统计结果,年大农保强降雨带来的计划直接灾害和次生灾害使全市大约10万亩玉米绝产,20万亩玉米受到了较大影响。案例在大商所的系列险期大力支持下,长垣玉米收入保险项目克服重重困难成功落地,本次项目由浙商期货牵头,南华期货、华融融达期货、华泰期货和大地期货等公司共同参与,太保产险河南分公司承保,累计承保玉米15万亩,保障现货5.7万吨,服务农户4608户,最终实现赔付605.97万元,有效降低了长垣农户的经济损失,在长垣市灾后产业恢复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打造助农样本推动玉米产业恢复
据浙商期货产业研究所研究员徐杨云涛介绍,由于本次自然灾害覆盖面积大、影响程度深,“7·20”暴雨期间及后续次生灾害造成大幅减产,初步测产结果显示,长垣市减产约50%,产量预计仅有历年的一半水平。由于已经承保的受灾地块不符合保险公司的合规流程,该项目落地一度受阻,甚至存在无法进行的可能。
最终,在大商所和长垣市政府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该项目成功出单。徐杨云涛表示,相较于鹤壁等重灾区,长垣受灾情况略好于其他灾区,但玉米质量下降等问题导致本年度玉米种植户损失惨重。依托本次收入保险项目,长垣农户获得了一定的保障,平均减少了大约10%生产损失。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在项目运行期间,次生灾害影响持续发酵,部分地块的减产幅度也远超预期。在此情况下,长垣市政府全程监督,相关部门各方协调,期货公司和保险公司全力配合,项目团队还引入世纪国源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长垣市玉米生长情况全程监控,并配合县农业部门及保险公司开展实地测产。项目各参与主体积极推动,让项目最大程度发挥保障作用。
徐杨云涛说,本次项目实现赔付605.97万元,有效助力长垣玉米产业灾害恢复。结合全球气候变化、极端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增加的背景以及2021年收入保险开展情况,长垣市政府计划在2022年进一步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标准,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扩大覆盖范围,更好地保障农户的种植收入。
“目前,‘保险+期货’类项目中的收入险作为国内农业保险领域中保障效力较好的险种,可以同时保障作物的产量和价格两个要素,其使用标的公开、赔付合理,能够为参保者提供较为满意的保障水平,满足了部分农业生产主体的风险管理需求。”徐杨云涛表示,近年来玉米价格波动剧烈,目前玉米价格高企,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同时玉米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若玉米价格发生下跌则会造成农户面临较大的生产压力。农户通过支付一定数量的保费,购买玉米收入保险,保障玉米种植收入,不论是产量减少或者是价格下跌,都能实现“跌多少赔多少”。2021年“保险+期货”项目的顺利实施,在河南打造了一个农业风险管理体系的样本,为后期三部委农业保险在河南的试点积累了经验、打下了基础。项目团队计划来年依托利用收入保险的平台,引入银行、基差收购和农资农具企业,形成较为完善的农业风险管理体系,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打造河南农业风险管理的典范
河南省农科院长垣分院党委书记,长垣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甘林江表示,特大的洪涝灾害给长垣的农业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玉米种植户,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损失。在太保产险、浙商期货等金融机构的专业帮助下,长垣市15万亩玉米得到了收入保障,为全市4608户玉米种植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
“我种了10亩地,其中5亩地什么都没剩下,剩下的也减产了不少,所幸投保了太保产险的这个收入保险,否则连投入的成本都收不回来。我的邻居们也有不少投保收入保险的,不论是绝产的和减产的都赔了不少,这确实是个惠农助农的好项目。”其中一位受到赔付的参保农户对记者说。
事实上,由于河南地区无政策性玉米农业保险,政策性保险的长期缺位使得玉米产业无法有效管理自身风险。徐杨云涛表示,本项目作为在河南落地的首批玉米收入保险项目,对河南当地的农业现代化和树立自身保险风险管理意识具有积极的意义。由于本次项目开展条件受限,部分风险管理工具和配套服务未能完全开展,希望2022年能在长垣继续开展收入保险项目,完善相关配套服务,打造河南农业风险管理的典范。
在他看来,探索订单农业与期货、保险融合发展的路径是一个重要的方向。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日趋复杂,构建较为完善的企业供应链成为较为重要的环节,现有的风险管理工具已经可以将订单农业和“保险+期货”模式进行整合,实现供应链管理的转型升级。
徐杨云涛坦言,过去制约订单农业发展的问题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普及程度不够,农户接受程度较差;二是农业生产者规模普遍较小,缺少规模化生产的能力;三是农户缺少价格风险管理工具,履约率较难保障。现有的风险管理工具可以有效规避上述问题,首先,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的不断发展,各地逐步出现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生产主体,专业知识和风险管理意识都有了一定的增强,因此推广订单农业的难度较之前有所下降。其次,风险管理工具为订单收购中可能的价格风险提供规避途径,可以减少农户的生产经营风险。“希望交易所拓展项目支持方向,鼓励更为市场化的运行方式。”他说。
期货日报 记者 王宁
- ·中国奥园拟进行境内债务整体重组 涉及债务总额约116亿元
- ·伯克希尔有意购买至多50%的西方石油公司股票,后者大涨近10%
- ·职教+市场竞争加剧,持续节流的尚德机构(STG.US)路在何方?
- ·规制网暴:不以一己之快害他人权利
- ·25年来首次全面修订 票据新规助力中小微融资
- ·农业农村部:全力以赴抗高温干旱打赢秋粮丰收保卫战
- ·俄国防部已开始批量生产“锆石”高超音速巡航导弹
- ·央视新剧开播!全员熟面孔+老戏骨,网友:值得一追!
- ·美联储戴利:加息影响超出应有水平 必须警惕政策过度收紧的风险
- ·全球首款AR隐形眼镜将至 已开启佩戴测试
- ·市场对下游旺季预期转弱,铁矿价格呈现震荡偏弱走势
- ·“甚是想念,欢迎回家!”新东方向所有离开老师发出职位邀请
- ·上海:在上海技术交易所开设“生物医药专板”
- ·“水逆”20年的华安基金 无奈的权益投资
- ·游客“坐轿上山”被网暴,该听听抬轿师傅怎么说
- ·千元防晒衣,谁买谁是大怨种
- ·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面世”,众多金融机构摩拳擦掌构建科创金融创新模式
- ·银保监会原副主席王兆星:打造差异化生命周期的综合金融产品服务,精准覆盖新市民的金融需求
- ·国美零售将获注入新资产 黄光裕再定新目标
- ·湖北努力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
- ·我国5G基站总数达225万,三大运营商5G套餐用户数破10亿
- ·信托股指期货交易资格申请提速
- ·亲测无菜单+人均千元的Omakase餐厅:客人交智商税?商家未必赚钱?
- ·兴证策略:8、9月“新半军”仍是优势风格 关注拥挤度显著消化、业绩确定性更强的赛道龙头
- ·亚马逊砍掉在线医疗业务 科技巨头做不好互联网医疗?
- ·安信证券分析师秦泽文将代表中国参加世界小姐全球总决赛
- ·否认增产后又开始施压了!布林肯:正在审查与沙特的关系
- ·持仓显著增加,中证1000衍生品将迎满月!头部私募已开始行动!ETF产品或被机构增配
- ·担负今年中央财政上缴任务,苏鲁财政收入状况如何?
- ·“北溪-1”天然气管道将暂停向欧洲供气三天 欧洲天然气期货价格再创近期新高
- ·央行等八部门发文推进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嘉兴五地科创金融改革
- ·德国总理朔尔茨就华宝银行骗税案接受调查委员会质询
- ·中央气象台连续第10天发布高温红色预警
- ·中国机器人市场快速扩大 预计今年规模将达174亿美元
- ·神舟十五号计划近日择机发射
- ·房产·2022半年报| 金茂服务:上半年在管面积455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