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华为相继入局网约车背后:有机构预判,2025年我国网约车交易规模将超8000亿元
编辑/孙磊
近日,腾讯《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华为后腾讯出行正在微信内测网约车服务,相继用户可以通过微信“我的入局-服务-出行服务”或在微信小程序搜索“腾讯出行服务”进行打车。而就在本月初,网约网约华为也已推出了众测版打车应用“Petal出行”。车背车交超亿
图片来源:腾讯出行截图目前,机构腾讯的预判易规元网约车服务已面向北京、上海、年国武汉等多个一二线城市开放,腾讯华为的华为后网约车服务已面向北京、深圳、相继南京、入局杭州四座城市开放。网约网约
据了解,车背车交超亿腾讯和华为的网约车服务均采用的是聚合式网约车模式。腾讯接入的网约车运力品牌有曹操出行、阳光出行等,华为接入的运力品牌有神州专车、首汽约车等。
某Top10网约车品牌的部门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聚合模式不受交管部门监管,也无须向所在城市申请网约车营运资格。”
在出行行业内,聚合式网约车业务与顺风车业务是两大公认的赚钱板块,这两项业务无须在司机和车辆方面投入运力资产,每单只需赚取信息服务费即可,属于典型的轻资产运营;而自营式网约车业务需要品牌方在司机和车辆方面付出较大成本,属于重资产运营,因此多家Top10网约车品牌的部门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网约车本来毛利率就低,挤进来的玩家越多,大家越难赚钱。”
而腾讯和华为此次运营的聚合式网约车业务,其经营模式与顺风车业务有异曲同工之处,即只撮合网约车订单交易、收取“中介费”。
有观点认为,腾讯和华为布局网约车业务,以互联网思维来看,用户使用时间即是品牌流量,有了打车服务,用户会更长时间地停留在微信和华为APP上,为两大流量巨头形成流量增长闭环。从经营模式上来看,网约车业务对两大流量巨头来说,或许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此外,腾讯和华为此时下场布局网约车业务,或许是看中了当前的入局时机。今年上半年,网约车市场受疫情扰动影响较大、订单总量迟滞不前,而下半年的低基数起点将有利于两大品牌的入局发展。据交通部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统计,今年6月全国网约车的订单总量为6.4亿单,低于去年12月的6.8亿单。
图片来源:交通部公众号截图中国银河证券在其研报中预测,包括专车快车、网约出租车、顺风车、代驾在内的中国网约车市场在2022年会录得4190亿元的交易规模,而2025年将录得8620亿元的交易规模,3年涨幅为105.73%。其中,专车快车的交易规模增长最大,3年增长规模为3740亿元,涨幅为114.72%。
图片来源:中国银河证券研报在此背景下,拥有强大流量基础的腾讯和华为,3年后能从网约车市场分走多少红利,业内将持续关注。
- ·【环球财经】经济数据表现积极促纽约金价30日下跌
- ·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邹骥:电动车是电力系统改革的必要组成部分
- ·央行24日净回笼600亿元 临近季末同业拆解利率表现淡定
- ·广州消费市场恢复稳定 新能源汽车热销势头不减
- ·李亚华:建议农商银行实行差异化的资本充足率考核政策
- ·何小鹏谈交付:在做大量调整,先有供应链的确定产能才销售
- ·央行24日净回笼600亿元 临近季末同业拆解利率表现淡定
- ·A股2021年度首份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出炉!否定意见内控报告!
- ·布朗熊登陆元宇宙,LINE FRIENDS加速数字转型
- ·电子烟“口味禁令”,能阻止好奇的年轻人吗?
- ·新能源专属车险 迎来巨大市场空间
- ·苹果计划推出硬件订阅服务 手机月租、机型自由切换或将实现
- ·二季度险资投资沪深300成份股约7900亿元 监管对银行股、大盘蓝筹股和公募REITs投资给予优惠
- ·如何全面落实中美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学者:多做有利台海稳定的事
- ·上海卫健委主任邬惊雷:医疗机构不能一关了之,要设立缓冲病房和缓冲区域
- ·二季度水泥需求有望集中释放
- ·活久见!7000元资金撬动,亿达中国暴涨227%,公司深陷债务危机
- ·欧阳明高:锂资源供需平衡2-3年后可能恢复正常
- ·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黄学农:支持运营企业增大双向充电桩的建设力度
- ·意大利将对在该国的俄白两国公民进行存款调查
- ·小米Q3仍未回到正常增长轨道,王翔:高端战略速胜的想法是不正确的
- ·乌留学生自述:有爱的地方就是故乡!我在地下室教乌克兰孩子画画
- ·凌晨重磅!导弹突袭沙特,油价大逆转!乌克兰外长发声,美股盘中跳水,中概股又大跌!
- ·8万亿股份行大动作!时隔五年,组织架构再改革!董事长:科技投入上不封顶!意味着什么?
- ·多家上市公司预中标特高压工程 业内期待直流项目进入核准高峰
- ·辽宁省人社厅下发通知:职工隔离医疗期间企业按正常劳动支付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