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抢人”、招人难,中科创星米磊:人才培养不可心态浮躁
澎湃新闻高级记者 张静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今年一季度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投资行业分布,抢人半导体及电子设备行业投资案例数445起,半导仅次于IT行业;投资金额448.02亿元,体招超越生物技术/医疗健康、人难人IT等行业,中科占据榜首。创星
半导体行业热度高,米磊资金涌入,培养是心态创业的好时机,但也存在人才困境。浮躁当前芯片人才总量不足,抢人半导体“抢人”氛围充斥,半导企业招人困难,体招“花了大量钱在猎头费上。人难人”西安中科创星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中科联席CEO米磊日前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表示,高端人才严重不足,顶尖芯片设计人才、芯片工艺人才稀缺,芯片人才紧张局面至少3-5年才能缓解。
浮躁的心态也不利于人才培养,“只是给出一个高薪水,把人挖过去以后自己并没有人才培养的体系,这对人才是一个伤害。对年轻人来说,在这个公司做几年很有可能没有学到东西,其实损害是很大的。”
2013年,米磊倡导发起早期风险投资基金中科创星,目前已投资孵化368家硬科技企业。他把投资硬科技的这10年形容为从极夜到极昼的转变,当下硬科技有多火爆,当年就有多冷门。
特别是半导体领域,刚开始投资芯片那几年,“芯片人才有10年没涨过工资。”而如今不理性的资金涌入,将行业炒得过热,他也建议年轻人,在潮水退去之前找好“救生圈”,磨练好技术和能力,并呼吁真正给予工程师长期待遇和回报,让工程师愿意踏踏实实长期做技术。
米磊给予工程师长期待遇和回报,浮躁心态不利于人才培养
“前几年太冷,现在又太热。太冷导致人才储备不够,好多人才都流失了。这两年又太热,导致紧缺的人才变得更紧缺,薪资暴涨。”
米磊说,芯片人才供不应求是当前行业痛点。有经验的半导体人才不多,有10年-20年工作经验的人才更是稀少。从局部来看,高端人才严重不足,顶尖芯片设计人才、芯片工艺人才稀缺。“因为国内以前的半导体公司太少了,所以很多高端人才都是在国外半导体公司锻炼过后再回来,这种人才太少了。”
对比国外,米磊说,国外高端的芯片工艺工程师年龄往往可以有五六十岁,“他能够干一辈子,在中国这种人才特别少,所以我觉得很可惜,工程师地位和待遇都不够高,导致很多人流失了。”
“芯片人才紧张局面至少3-5年才能缓解。”米磊呼吁,要扭转“年轻时做技术,做到一定程度必须要去做管理”的观念,真正给予工程师长期待遇和回报,让工程师愿意踏踏实实长期做技术。
而浮躁的心态也不利于人才培养。“公司都想拿来就用,很少有人想去踏踏实实把人才培养出来。”但他认为,要有优秀的产业公司能让年轻人不断积累,让年轻人在进入企业5-10年后积累能力,成为拔尖人才,而不是企业“来回挖人”、年轻人“来回跳槽”。
“只是给出一个高薪水,把人挖过去以后自己并没有人才培养的体系,这对人才是一个伤害。对年轻人来说,在这个公司做几年很有可能没有学到东西,其实损害是很大的。”
火热的半导体行业也带来的发展机遇,半导体人才稀缺,对于求职者而言,只要进入靠谱公司,踏踏实实磨练技术和能力,经过几年苦练就可以成为拔尖人才。“现在给的身价是虚的,但他如果真正把能力和经验培养出来,就能够把虚的身价变成实的身价。”
不理性的资金涌入,将行业炒得过热,米磊说,要在泡沫消失之前“赶紧把泳衣穿上”。
“现在市场给的是市场泡沫的钱,刚毕业工资50万,比其他行业多挣了几十万,这里面有很大一块是市场泡沫带来的。必须要在泡沫退去之前,赶紧把泡沫变成自己的能力,等到泡沫退了以后还能挣到这个钱,否则泡沫退了也就在裸泳了。”
对于有意进入半导体行业的年轻人,他建议,选择一个长周期、前沿性的好方向,进入一个踏踏实实做技术研发的公司,踏踏实实磨练技术。行业发展有周期性,过于火爆的方向三五年后或许面临冷淡。“年轻人肯定还是要先选难的事情做,而不要先选容易的事,千万不要吃青春饭。”
今年半导体行业逐渐回归冷静,行业在分化
2001年本科毕业后,米磊进入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工作,当时他参与了“梯度折射率透镜”产业化转化项目。这一项目涉及到的自聚焦透镜是光纤通信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器件,团队解决了卡脖子材料自聚焦透镜的产业化,当年10美元的器件价格直线下降到1-2美元。
“但是我们后来发现,除了这里被卡,还有大量芯片也被卡。那个时候大家都喜欢做下游的封装、组装,没有太多人愿意去做上游卡脖子的材料和芯片。”到了2013年,他注意到,中国芯片进口规模超过了石油,“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就认为芯片特别重要,会成为国家战略资源。”
“没有芯片一定会出问题。”但早前国内投资芯片的机构并不多,“呼吁了半天发现没人做,最后只能自己上了。”2013年,米磊倡导发起了聚焦硬科技的早期风险基金中科创星。虽然他也考虑过,从经济上来说,短期可能回报不高,“因为当时有短期更挣钱的方向,比如O2O、P2P都很挣钱,但我们还是觉得要做对国家、对产业更重要的事情。”
从2013年至今,中科创星平台基金规模62亿元,已投资孵化368家硬科技企业。其中光子及半导体芯片企业已投资超150家,形成以“光电芯片”为核心的投资布局。
米磊把投资硬科技的这10年形容为从极夜到极昼的转变,当下硬科技有多火爆,当年就有多冷门。
特别是半导体领域,“我们刚开始投芯片那几年,芯片人才有10年没涨过工资,所以很多人才都流失了,流失到当时比较高薪的行业,比如软件、互联网行业。但是过了几年,芯片行业突然变得很热、很井喷,这个时候工资又涨得特别高。”
除了芯片工程师工资涨了,芯片行业也出现了当年互联网热时的问题,米磊说,一些公司改个名字说自己是做芯片的,一些不靠谱的BP(商业计划书)“飞过来”;还有一些企业短短几个月估值就从10亿窜到100亿。
当下半导体行业热度高,是创业的好时机,行业火热利大于弊,“整个半导体行业可以持续很久,但是半导体过热持续不了太久,明后年可能就会出现回潮。”米磊说,经过两三年的热度,今年半导体行业在逐渐回归冷静,行业在出现分化。
“一些打着半导体行业旗号的中低端、不靠谱的公司,在这一轮就会被淘汰掉一部分。真正有实力的靠谱公司,持续发展是没有问题的。”
在米磊看来,有热潮就会有人蹭热点。“之前过热的时候,什么公司都能融到资,现在大家会逐步回归冷静,更关注一些更优质的公司。”
对于国内半导体行业发展,他建议,还是要踏踏实实去解决真正卡脖子的难题,“半导体设备、半导体材料、半导体零部件,还有很多卡脖子领域现在还没有关注到。”此外要关注新兴领域,“面向未来20年30年之后,如果哪些领域我们没有做,会导致新的卡脖子?”
(责任编辑:热点)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美国股指期货周五盘前继续攀升,随着各国央行开始放缓加息步伐以及风险情绪改善,利好风险资产。截至发稿,道指期货涨0.5%,标普500期指涨0.5%,纳指期货涨0.6%。德国DAX指数涨0.5%,英国富时 ...[详细]
-
天桥百货商场第六次降价拍卖仍无人接盘,曾经的“顶流”地标为何没落?
来源:华夏时报天桥百货商场 李凯旋/摄本报记者 李凯旋 李贝贝 北京报道这是天桥百货商场经历的第6次法拍,但仍以无人接盘收尾。“我年轻的时候,天桥百货可火了,人来人往。”11月9日,一位在天桥 ...[详细]
-
今年欧洲、中东和非洲近一半的IPO收益来自中东波斯湾地区,主要由于在原油价格的持续高位和投资需求强劲的背景下,该地区克服了全球IPO的低迷。数据显示,中东地区今年的IPO融资总额约为180亿美元,占整 ...[详细]
-
与火热的中央处理器CPU)、图形处理器GPU)、专用集成电路ASIC,如AI芯片)等芯片类型相比,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也可称作可编程芯片)较少为外界所知,但仍凭借独特架构和功能用于一些关键领域, ...[详细]
-
□ 本报见习记者 刘洁今年6月,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检察院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对辖区内事故风险较高的场所和典型包装材料生产企业开展专项检查;7月,四川省达州市人民检察院与通川区人民检察院两级联动,会同多部门 ...[详细]
-
【解局】防疫层层加码,怎么破解?11月11日,中央公布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其中要求加大对“一刀切”、层层加码问题整治力度,广受舆论关注。层层加码危害多大?实际工作中怎么防止?一线基层干部最 ...[详细]
-
每经记者 袁园 11月11日,银保监会官网发布关于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太平养老”)尹兆君任职资格的批复,银保监会已于11月3日核准尹兆君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的任职资格。公开资料 ...[详细]
-
最近,90后的北京上班族佳佳被网友种草了一款号称可以“4周提升牙齿3个美白色阶”的牙膏,看到价格后,佳佳犹豫了——100g,119元。内心挣扎了一番,佳佳最终还是将这款牙膏移出了购物车。“牙膏什么时候 ...[详细]
-
顺丰同城5年亏损26亿,骑手很受伤:每天跑足14小时,月入过万越来越难
早上8点,骑手董康在系统后台按下上线按钮,开启奔跑的一天。图片来源:图虫创意从30岁穿上黄马甲成为美团骑手以来,他在这一行已经跑了5年。美团、饿了么,这两家头部的配送平台,董康都干过。只是,无论戴着哪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