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昂微、沪硅、中环,争夺硅片本土第一
炒股就看,立昂权威,微沪专业,硅中及时,环争全面,夺硅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片本
原标题:、土第沪硅、立昂中环,微沪争夺硅片本土第一
来源:英才杂志
部分半导体硅片厂未来5年产能已经售罄。硅中
2月初,环争日本半导体硅片巨头SUMCO(胜高)曾透露,夺硅公司产能包括新工厂的片本增产,至2026年财年之前产能已全部被长期合同覆盖。土第即使新建投资的立昂增加起到了作用,供需紧张的局面仍将继续。
没过多久,国内多家半导体公司发布2022年1-2月经营数据,其中立昂微、两家半导体硅片公司的业绩增长排名靠前。
立昂微1-2月净利润增速高达253%,同时拟通过收购国晶半导体部分股权补齐轻掺领域短板;沪硅产业则减亏74%,即将步入正向盈利阶段。
沪硅产业在轻掺领域具备优势,重掺还在研发阶段,而立昂微在重掺领域做得不错,此次却想借收购“弯道超车”,能否更胜一筹?在这一波景气周期中,众多硅片公司中谁又能表现出众?
01
立昂微收购国晶
沪硅产业、立昂微角力轻掺硅片
硅片行业呈现寡头垄断局面,海外厂商占据主要份额,2021年全球前六大厂商信越、胜高、环球晶圆、SK、Siltronic市场占比超九成。
即便是这样极致的、稳定的格局之下,仍有人想要搅动池水,更进一步。
2020年12月10日,全球排名第三的硅片厂环球晶圆(中国台湾)宣布同意以37.5亿欧元收购排名第六的Siltronic(德国),如果收购顺利实施,环球晶圆将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硅片制造商,仅次于日本信越。
不过,2022年2月,在德国政府的干预下,环球晶圆这场长达一年多的收购案宣告失败。
收购不成,环球晶圆转而大手笔增加投资。其宣布将在美国、欧洲和亚洲投资36亿美元,其中20亿美元用于建设新工厂,16亿美元用于增加现有设施的产能。
龙头尚且野心勃勃,后面的跟随者更是不愿意放过任何扩张的机会。
沪硅产业、立昂微、等企业近期纷纷通过增资、收购等方式加码产能建设。其中,立昂微的收购案最为吸引眼球。
2022年2月7日,立昂微宣布控股子公司金瑞泓微拟14.85亿元收购国晶(嘉兴)半导体有限公司部分股权,收购完成后将持有国晶半导体77.97%的股权。
根据公告,国晶半导体虽然还在亏损之中,但已完成月产40万片产能的全部基础设施建设,生产集成电路用12英寸硅片全自动化生产线已贯通,目前处于设备安装调试、客户导入和产品验证阶段。
这收购,一方面是为了扩大立昂微的产能,更重要的是能够弥补它在轻掺硅片上的劣势。
轻掺硅片是什么?为何获得了立昂微的重视?
根据掺杂浓度不同,硅片可以分为重掺硅片与轻掺硅片。重掺硅片有外延层,所以重掺晶体对缺陷要求较低;轻掺硅片没有外延层,通常对晶体原生缺陷要求很高。前者多数用来做衬底材料,也可以用来做电源IC、MOSFET等车用以及工业用领域芯片;后者用途更广泛,能更好地用于先进制程,多用于在消费领域、逻辑IC的领域。
有数据统计,目前从全球市场 8 英寸硅片总需求上看,轻掺硅片约占全部需求的 70%;在 12 英寸硅片总需求中,轻掺硅片占比几近 100%。这么大的市场,几乎是任何一个硅片厂商都难以绕过的领域。
但是,国内规模化产品主要为重掺硅片,轻掺硅片产品主要依赖进口,除了沪硅产业出货规模较大以外,像中环股份、立昂微等都是有技术突破并已送样认证,但是量没上来。
立昂微显然是有志与发展轻掺硅片的,除了这次的收购事件外,它的在建产能中还规划了月产能5万片的轻掺。
对比来看,沪硅产业这个“先行者”也有新的进展。沪硅产业定增募资将用于新增30万片轻掺的月产能,如果加上它现有和在建的30万片月产能,那么轻掺硅片的未来月产能将达到60万片,高于立昂微,预计将继续保持龙头位置。
02
高景气下的竞争优势
产能、技术、业务布局各有千秋
硅片是需求量最大的半导体材料。根据SEMI的数据,2021年全球硅片出货量同比增加了14%,总出货量达到141.65亿平方英寸,收入同比增长了13%,达到126.2亿美元。
目前上市硅片公司中,在半导体硅片收入上,根据2021年中报数据,是沪硅产业 中环股份 立昂微,三者分别实现营收9.64亿、8.55亿、6.23亿。沪硅产业的规模暂时领先。
2020年后,下游的晶圆代工厂如台积电以及IDM公司如英特尔、三星等加大资本开支,建厂动作频频,由此拉动了硅片的用量。SEMI数据显示,2021年年底全球有19座高产能晶圆厂迈入建置期,另有10座晶圆厂将于2022年动工。由于一座晶圆厂月产能以三万片起跳,对硅片的用量也随之直线上升,而硅片厂生产周期同样较长,这就出现了供需错配的情况,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胜高为来5年的产能都被预定一空。
所以产能一定是硅片厂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截至2021年末,沪硅产业、中环股份和立昂微的12英寸硅片产能分别达30万片/月、17万片/月、15万片/月。其中,中环股份和立昂微以重掺为主,沪硅产业以轻掺为主。沪硅产业在产能和技术先进性上具备优势。
但是即便立昂微在产能上暂时落后,但它是少数横跨上游材料、中游制造和下游设计的半导体公司,一手是在原料中占比超30%的硅片,一手是肖特基二极管、MOSFET以及射频芯片。
2021年,其硅片业务营收占比为58%;功率器件营收占比从20年的34%增至40%,增速较高,其中汽车电子芯片已经通过了全球前十大汽车电子三家的客户认证;射频芯片则处于起量状态,还没有占较大比重。
如今,汽车市场是功率器件需求增速最快的领域,MOSFET、IGBT被看做“电车之心”,新能源汽车对功率半导体的需求是传统汽车的5倍多。根据麦肯锡的统计,纯电动汽车的半导体成本为704美元,其中功率器件成本高达387美元,占整车半导体用量55%,金额和用量占比提升显著。
硅片扩产潮来势汹汹,火热过后最终还是要走向平淡,而立昂微的一体化优势,或许能帮助它更好地走过产业周期。
- ·北证50上线首日上涨2.55% 八家基金管理人抢先申报“北证50成份指数基金”
- ·上市险企2021年保险代理人流失超百万 新业务价值下滑 背后有哪些原因?
- ·光大期货热点追踪0401:豆粕急速下跌
- ·研究人员公布首个完整人类基因组序列
- ·公司实控人被立案调查,通策医疗受损投资者可参加挽损
-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眼下原材料价格暴涨是行业需要克服的挑战
- ·国泰君安:维持申洲国际增持评级 疫情致业绩承压 今年有望恢复
- ·不要轻易签收可疑的货到付款快递!央视曝光盲发快递骗局
- ·\
- ·广东去年农林牧渔总产值突破8300亿元
- ·建业集团将旗下全部商业项目出租给万达商管
- ·保质期内双汇火腿肠吃出白色异物,客服:还正在进一步调查沟通
- ·北京天桥艺术中心:11月21日至23日暂停演出及相关活动
- ·美媒数据:2022年以来俄罗斯富豪资产缩水500亿美元
- ·143万手封单封住跌停 新力金融宣告终止收购比克电池后迎闪崩
- ·中国人寿选举胡志军为职工代表监事
-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报告《颠覆性技术前瞻2022——最具可能性与最具影响力的颠覆性技术》
- ·资金集中流入金融、地产板块!万科、农行等获主力资金净流入金额居前
- ·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要对受疫情持续影响面临较大困难的行业领域加大金融支持
- ·碧桂园2021年营收破5000亿 新业务打造持续发展动能
- ·海关总署: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进口更多优质农食产品 回应国际社会合理关切
- ·卢布暴挫36%后收复全部失地,俄罗斯做对了啥?
- ·证监会公布20大典型违法案例:信披违规9宗 永煤债等在列
- ·女子拽头发扔碗里要求免单,餐馆:在其他店用过同样方式
- ·中泰国际:港股呈现缩量调整 料短线行情以重个股、轻指数为主
- ·热门中概股集体上扬 爱奇艺、贝壳涨超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