钒电池概念股午后持续走强 机构预测未来市场空间巨大!多家上市公司积极布局
7月20日消息,钒电钒电池概念股持续走强,池概持续场空截至发稿,念股、午后未市午后涨停,走强此前封板,机构间巨家上极布局、预测、大多、市公司积等涨超5%。钒电
政策助推钒电池成储能新风口
消息面上,池概持续场空国家能源局6月29日发布《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念股二十五项重点要求(2022年版)(征求意见稿)》,提出“中大型电化学储能电站不得选用三元锂电池、午后未市钠硫电池,走强不宜选用梯次利用动力电池”。机构间巨家上极布局该项政策,为钒电池的应用打开了想象空间。钒电池具有安全性高、环保、循环次数长等特性,有望成为大中型储能的重要方式。
在此之前,2021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坚持储能技术多元化,实现液流电池等长时储能技术进入商业化发展初期。
在政策推动和技术进步双重作用下,钒电池行业有望迎来高速增长。据相关机构预测,2025年,新增运营电化学储能为11.4GW,其中全钒液流电池占比约为30%,装机容量约为3GW-4GW。
上市公司积极布局抢占未来赛道
在政策面驱动下,钒电池脱颖而出,成为近期市场资金竞相追捧的“香饽饽”。中核钛白、攀钢钒钛、、河钢股份等多家A股上市公司早已布局,抢占未来赛道。
一批龙头企业掌握钒电解液技术,并推动商业应用落地。上海电气自2011年确定液流电池研发方向,已开发多系列电堆和产品,电堆和产品功率等级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该公司自主研发的250MW/1GWh自动化产线于2020年10月正式投产,为液流电池的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目前,该公司已完成30余项液流电池储能项目的实施,累计液流储能装机容量超过20MWh。
河钢股份目前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钒电解液用高纯氧化钒、全钒液流电池电解液技术,并建成1000吨/年高纯钒产线、1000吨/年钒电解液产线,产品质量得到国内外顶级钒电池厂家的认证,并应用于部分光伏—钒储能系统。
与此同时,中核钛白、、攀钢钒钛等企业也已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切入钒电池领域。
中核钛白今年7月初发布公告称,公司与伟力得签署了《全钒液流电池储能全产业链》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全钒液流电池储能全产业链展开全面深度合作。今年4月份,海德股份与中钒储能和中国科技签署《全钒液流储能电池产业开发合作协议》,拟共同出资设立全钒液流储能电池产业开发公司,推进钒电解液生产、全钒液储能电站建设等全钒液流储能电池产业项目开发。作为国内最大钒矿资源企业,攀钢钒钛去年9月发布公告称,已与有关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商议共同投资,建设钒电解液工厂,逐步扩大钒电池产业规模。
机构预测未来市场空间巨大
研报介绍到,钒电池全称为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为液流电池的一种,其中全钒液流电池,寿命长、规模大、安全可靠的优势尤为突出,成为规模储能的首选技术,在调峰电源系统、大规模风光电系统储能、应急电源系统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研究机构EVTank近日发布的《中国钒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2年)》显示,2022年国内大量的钒电池储能项目开工建设,预计全年新增装机量将达到0.6GW,2025年钒电池新增规模将达到2.3GW,2030年新增规模将达到4.5GW,届时新增市场规模将达到405亿元。
研报分析指出,政策端对储能安全性的要求进一步调高。钒电池具有安全性高、环保、超长循环次数等特性,有望成为大中型储能的重要方式,钒电池需求将会加速增长。
研报指出:钒行业具有市场规模小,下游消费领域集中以及供应端集中度高的特点。以上特点使得钒价对于供需失衡呈现出高弹性特征,例如2018年由于钢铁行业用钒量增加,钒价在一年内涨幅超过400%。假设未来钒行业供应保持缓慢增长态势,在储能用钒量激增的拉动下,预测2025年全球钒供应缺口将达到3.0万吨,2030年缺口将扩大至9.6万吨。显著的供需缺口或刺激钒价再次出现大幅上涨的行情。
不过,钒电池并非完美。研报指出,钒电池初装成本较高,投资成本在3.8元-6元/Wh,锂电池储能电站的投资成本是1.8元/Wh,钒电池的成本是锂电池的两倍以上。钒电池的能量密度较低,仅为12-40Wh/kg,低于锂电池的80-300Wh/kg,钒电池需要用泵来维持电解液的流动,所以损耗较大,能量转换效率是70-75%,锂电池则为90%。
- ·电子身份证跨省跨地区通用有待普及
- ·大摩:维持长飞光纤光缆增持评级 目标价17港元
- ·北京:在重点商圈组织开展外摆试点
- ·复兴亚洲完成发行6633.48万股偿付股份
- ·高盛:2023年美股料延续熊市,看好亚洲股市
- ·里昂:维持信义玻璃跑赢大市评级 目标价上调至19.2港元
- ·陆凯枫:震荡将会持续 低多等待超级非农周
- ·19家电池化学品公司业绩预增,这家公司预增超两倍
- ·中国联通A股封涨停 H股涨近9% “5G+工业互联网”和5G全连接工厂建设升级为公司战略
- ·无人机安全监管新规出台
- ·日产与雷诺达成重组协议:雷诺对日产持股比例降至15%
- ·财政部:去年全国财政收入203703亿,比上年增0.6%
- ·利比里亚总统的儿子,为啥代表美国参加世界杯?
- ·民银资本1月30日斥资25.95万港元回购15.5万股
- ·“空中女王”谢幕,全球最后一架波音 747 飞机将于 2 月 1 日直播交付
- ·整治涉企违规收费,北京去年退还市场主体超7亿元
- ·趣店Q3收入下降7成、净亏6.5亿同比扩大6倍、运营亏损3亿,因股价不合规三次收退市警示函
- ·长沙:公积金可贷款额度提高为余额的16倍
- ·友邦保险1月30日斥资约2.25亿港元回购250.96万股
- ·深圳交警发布通告:将在全市范围禁止机动车鸣喇叭
- ·全国疫情形势严峻复杂,执行20条措施“既不能层层加码,也不能随意减码”
- ·饿了么平均每天补助300元,春节外卖小哥不放假,稳岗补贴花样留人
- ·复兴亚洲完成发行6633.48万股偿付股份
- ·光峰科技2022年业绩预告:预计营收25.5亿元 同比微增
- ·防沉迷政策施行15个月后:七成未成年人每周游戏时长在3小时内
- ·新发地四种“当家菜”价格同比降五成
-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公司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
- ·深夜一小时超五千人到达北京南站,出租车运营至送完最后一名旅客
- ·交通运输部:截至1月29日 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累计发送旅客8.92亿人次
- ·俄罗斯亿万富翁成英国“头号纳税人”,平均每小时缴税人民币46万元
- ·美国衰退风险加大:连银行都在过紧日子 人们借钱更难只能少花
- ·苏州银行:2022年净利润39.18亿元,同比增长26.10%
- ·1个小目标!葛卫东看上它!
- ·财政部:去年全国财政收入203703亿,比上年增0.6%
- ·杨兴君:来过,便不曾离开——部门调整,工位变化,不变的是为客户服务的角色
- ·减排承诺先靠边站!印度要求电力公司2030年前不要淘汰燃煤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