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博热”来了 博士学位含金量如何提升
考研热后,考博热考博热浪也正在袭来。博士2022年不少高校博士扩超,学位教育部发布的含金2021年教育事业统计数据结果显示,2021年我国在学博士生达50.95万人。量何人们不免产生疑问:就业市场真的提升需要这么多博士吗?这是否会掀起一场新的内卷?博士项目会否“量大质低”?
近年来,教育部开展“学位挤水”行动,考博热不断加大博士论文抽检力度,博士每年对上一年度授予的学位博士学位论文按照10%的比例抽检。博士学位论文抽检不经过论文所在高校,含金直接从国家图书馆调取论文,量何3位专家中两位及以上评审意见为“不合格”,提升则被认定为存在问题的考博热学位论文。问题论文将会对学位授权点评估产生负面影响。博士问题论文数量较多的学位学位授权点,有可能会被责令限期整改,甚至撤销学位授权。据统计,2014-2021年共撤销103个学位授权点,196个学位授权点限期整改。
提高博士论文质量,还得靠高校在论文出炉之前严格把关。教育部的这一“辣招”令各学位授权点神经紧绷,倒逼高校推出各项政策措施。不少学校推行预答辩制度,即博士论文正式答辩前需要经过预先答辩,通过后才可获得论文送外审的资格,进入正式答辩程序。
严格的预答辩制度通过率之低,让很多博士生谈之色变。有的预答辩制度实行一票否决制,只要有一位答辩委员认为不应通过则被认定为不通过。预答辩失败意味着正式答辩将推迟数月甚至更长时间。严格内部把关,很大程度上纠正了认为论文答辩是“形式上走程序”的错误观念。
严格的全周期过程管理是提升博士教育质量的基础性工作。目前,很多博士项目都实行博士资格考。博士资格考是攻读博士期间重要的中期考核机制,考试内容通常是对专业领域经典文献、主要研究方法、自选研究方向等科目的考核。博士资格考在很多国家都适行,通过考试的博士生才能正式拥有“博士候选人”的头衔。
这是让很多博士生打足精神准备的魔鬼考试,一场考试的时间可能长达七八个小时,需要长达数月的准备,通读学科领域主要文献,才有应战的底气。很多人博士毕业后走向教职,多年后还会想起并感谢这场为他们积淀学术功底的考试。博士资格考是博士论文写作工作的起点。不过通常情况下,博士资格考的通过率或者二次通过率较高,更多用来督促学习,并未成为真正的定额淘汰机制。
明确的退出机制也是提升博士学位质量的必要举措。毕竟,只有在选择攻读博士之后才真正了解自己是否适合。现阶段主要的退出方式,是超过最长有效修业年限未完成学业要求,或中途终止修读退出。这无疑是两种成本较高的退出方式,某种程度上也催生了一些读不下去,又不想无功而返,不得已应付完成论文的现象。允许以获得硕士学位作为博士项目的退出方式,将是一种较为灵活的退出机制。
学术型博士并非越多越好,博士教育是我国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主要定位于培养学术研究及理论创新能力、攻坚能力,为研究性岗位输送科研人才和后备力量。这清晰锚定了学术型博士培养学术研究人才的目标。随着国家持续加强对在职人员攻读博士学位的管理,很多高校已经停招在职博士,严格把关博士教育质量。
但这并不意味着博士学位需求减弱。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人才的专业化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2020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布《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指出博士专业学位发展滞后,类别设置单一,授权点数量过少,培养规模偏小,不能适应行业产业的需求。存在部分应进入专业型博士项目的人才因缺少选项,只能选择攻读学术型博士项目的情况。做强做精学术型博士教育,加快发展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教育是完善我国博士学位教育体系,提升学位含金量的大方向。
与此同时,也要引导社会逐渐形成对博士学位健康的价值和职业认知。获得博士学位远不像很多人想象中那么简单。读博是一种严肃的学术旨趣和职业方向的选择,学术训练过程中的艰辛可能远超过常人的耐受能力;毕业后主要聚焦学术研究的职业选择范围,也并不适合所有人。未来,随着学术型博士的培养体系建设更加完备,以及博士专业学位类别与国家重要产业领域所需人才的咬合度更高,博士人才培养质量将会不断提升。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张楠迪扬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2年08月12日 03 版
- ·游戏工委报告:未成年人的沉迷游戏问题已经基本解决
- ·一图看懂|干货满满!券商金牌、基金名将共话大消费,“锚”定“时间”的资产
- ·麦格理:上调药明生物评级至“跑赢大市” 目标价升至80港元
- ·北京二手房市场回暖明显:成交上涌 议价空间缩小
- ·河南安阳厂房火灾已致38人死亡,2人轻微伤
- ·私募基金准入标准将提高 产品初始实缴募集资金门槛成机构“最关注”
- ·低气价不碍进口 美国近七成LNG仍运往欧洲
- ·2022中国上市公司口碑榜公布 掌趣科技获评最具社会责任上市公司
- ·南华期货总经理贾晓龙会见天府好粮油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康俊一行
- ·上海工业总产值已达4万亿,今年将提升三大产业“上海方案”
- ·张燕生: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需要全面深化改革
- ·“抗病毒面料”概念大热 相关公司称订单未大增
- ·亚信科技CTO欧阳晔博士当选 IEEE Fellow
- ·政策引导使用未利用地建设光伏项目 加速企业“光伏+”进程
- ·港股深蹲起跳 基金业绩“回血”多只相关主题ETF区间涨超50% 提醒:理性看待短期上涨
- ·看懂这50句话的人,不焦虑!
- ·服贸会首日“青禾计划”发布,中小学生有机会参与高校科研项目
- ·高盛唱多油价:市场下半年将进入短缺状态 布油Q4有望升至105美元
- ·重磅经济数据即将发布,去年四季度GDP增速恐回落
- ·年度盘点|2022银行机构微博影响力哪家强?股份行拿下榜单冠军,国有大行中工行、中行排名靠后
- ·私募持股市值突破2000亿 冯柳邓晓峰480亿仓位曝光
- ·中国出境游持续升温 为全球旅游业复苏注入“强心剂”
- ·光伏产能扩张凶猛 资本涌入致过剩风险陡增
- ·国家移民管理局暂停签发韩国、日本公民来华口岸签证及72/144小时过境免签
- ·岸田内阁出现“辞职多米诺”,日本首相用人引发质疑
- ·英国央行首席经济学家对英国通胀前景看法的基调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