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或有助开辟 治理股市谣言第三通道
证券时报记者 黄小鹏
日前,民事上海某律师事务所公开征集符合条件的诉讼市谣投资者,向编造、助开传播虚假信息的辟治行为人进行索赔。8月18日,理股长春高新因集采传闻闪崩跌停,言第当日市值蒸发超90亿元,通道该律所认为,民事“华招医药网”、诉讼市谣“药闻康策”两个微信公众号编造和传播虚假利空信息导致了该股大跌,助开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辟治
《证券法》规定,理股编造并且传播影响证券交易的言第虚假信息扰乱市场的,处以罚款,通道构成犯罪的民事追究刑事责任。《刑法》第181条为编造并传播证券交易虚假信息罪,对造谣后果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1993年李某编造收购信息并传给媒体,媒体把关不严将该假信息向全国发布,制造了轰动一时的“苏三山事件”,李某因此锒铛入狱。2015年和2019年有关部门集中公布了多起制造谣言扰乱市场的案件,造谣者分别受到了应有的行政、刑事处罚。
股市信息传播具有特殊性,使其成为了谣言高发地带。执法部门虽然认真守护市场,但要从每天的海量信息中准确识别出谣言并及时处理,并不现实,从以前执法案例看,主要针对的是严重影响大盘稳定和关于上市公司特别恶性的谣言。
大量一般性利好利空谣言虽然经常给投资者造成损失或造成一定范围的秩序混乱,客观上却难以追责。
长春高新案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受害人向造谣人发起民事诉讼,这种通过民事诉讼方式维权开了一个非常好的先例,具有相当的积极意义,如果诉讼能够推进,将有可能在行政、刑事之外开辟一条治理股市谣言的第三通道。以前,治理谣言只能由监管者发起,靠行政手段和刑事手段,以一应百,挂一漏万,而由市场主体通过民事诉讼方式直接针对造谣人,则可以收以百应百的效果。每一件民事诉讼更像是一封举报信,监管者还可从中发现一些大案线索,更能有效打击谣言。
当然,此事还面临一些挑战或不确定性。造谣客观事实和主观动机的认定,受害人损失的认定,赔偿原则和赔偿执行等等,均无先例可循,但通过法律解决争端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结果的公平公正。
当然,A股市场虚假信息多发原因十分复杂,除各方加大治理外,上市公司和其他主体作为信息源头应以最快、最充分、最透明的方式向市场释放信息,并且以最快的速度辟谣,将谣言的生存空间挤压到最小。
- ·中通快递三季度净利增六成:下调年度包裹量,预计市场份额增长
- ·医药生物上市公司年内发布235份并购公告 逾七成为横向并购 行业集中度将提升
- ·中国公募基金ESG投资: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路
- ·因项目贷款管理不审慎等五项违规 邮储银行湖北分行被罚155万元
- ·俄媒:慕尼黑安全会议主席称,将不邀请俄官员参加2023年会议
- ·北京银保监局:强化保险销售从业人员信息化管控
- ·普京会见独联体情报部门代表:西方欲在独联体挑起冲突
- ·国庆期间全国高速日均流量约为3800~4000万辆
- ·个人养老储蓄,你存吗?
- ·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约谈主要货运平台公司
- ·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原党组书记、院长胡毅峰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
- ·视频|“不同意”!匈牙利反对欧盟新一轮对俄能源制裁
- ·全国高中风险区1867+1471个,一图速览
- ·降了!央行深夜发文:可突破4.1%!
- ·23城符合阶段性房贷政策 利率若降50BP百万房贷25年利息省8万
- ·外媒:俄对外情报局局长称,掌握西方参与破坏“北溪”管道的材料
- ·图解丨如何实现碳达峰,湖南制定路线图任务书
- ·9月30日沪深两市涨停分析:海鸥住工、汇通能源走出5连板 大博医疗实现4连板
- ·光大期货【棕榈油】:空仓过节 或同时买入看涨和看跌期权
- ·23城首套房贷利率可破4.1% 将给楼市带来什么影响?
- ·美媒:庆祝感恩节,拜登赦免火鸡“巧克力”和“豆”
- ·绿城服务9月30日斥资约399.95万港元回购76.2万股
- ·欧盟今冬面临移动网络瘫痪风险 各地手机或无法联网通讯
- ·350亿元t9项目正式投产 TCL华星阐释“变与不变”
- ·财信吉祥人寿股权变局:拟增资7.83亿元、引入两家国资新股东,反对票数约占两成
- ·教育部开展第19次校外线上培训巡查:发现60余条违规问题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