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所高校不再招收“专升本”?学校回应
原标题:多所高校不再招收“专升本”?专升本学校回应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近日,网传消息称,高校多所高校不再招收“专升本”,不再这引起部分专科院校的招收学生和家长的疑虑。总台央广中国之声记者采访了解到,学校确有部分高校的专升本独立学院出于转设需要,暂时停止“专升本”招生。高校但大多数省份2022年选拔优秀专科生转本科学习计划正常招生,不再且招生名额比往年还有所增长。招收
多所高校不再招收“专升本”?学校
部分高校回应:正在筹备转设
长期以来,“专升本”一直都被专科院校学生看作是专升本一场“小高考”,尽管升学竞争压力不小,高校但是不再迎难而上的学生并不在少数。
对比江苏省2021年、招收2022年的学校“专转本”分校计划表,记者注意到,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等几所独立本科学院确实停招了“专转本”。记者电话联系了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的招生办公室。
中北学院招生办表示,“2022年的‘专升本’,我们是没有招生的。以后如何现在还不确定,我们主要是招生专业结构的调整,明年是否招生,要等招生专业统一部署安排。”
江苏科技大学一位知情的老师告诉记者,该校苏州理工学院的“专升本”今年停招了,后期有转设的可能,但校本部的“专升本”招生还正常进行。记者查询江苏科技大学发布的相关招生简章,该校“专升本”招生考试将于10月下旬举行。
此外,江苏多所停招“专转本”的独立学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停招的原因主要是学校正在筹备转设工作。
2020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坚持好中快进推动独立学院转设。独立学院转设的路径包括转为民办、转为公办与终止办学。在推动独立学院转设方面,有一部分独立学院跟高职高专进行结对、合并,最后转设成为职业技术大学。
但部分高校的独立学院停招“专升本”学生,并不意味“专升本”的招生计划在减少。
根据2022年江苏省普通高校“专转本”分校计划表,今年,江苏共有50所普通高校参与“专转本”招生计划,其中不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林业大学这样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以及江苏大学、扬州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区域重点高校。
记者注意到,江苏这50所参与“专转本”的高校的招生名额不仅没有减少,还在2021年的基础上增加了2000多名。
河南、安徽等地“专转本”仍会继续招生
增加特殊教育、人工智能等专业
记者又对河南、安徽等地的“专转本”情况进行了采访。从安徽工业大学了解到,今年安徽工业大学首次以联合培养的模式,招收“专升本”,17个专业共招收两千人,目前新生已经开始陆续报到。
安徽工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徐宏表示,培养的模式主要是联合培养,文理科都有,以理科为主,2022年已经全部录满。
皖西学院是老区六安市唯一一所本科院校,承担了六安地区招收“专升本”学生的重任。
皖西学院招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张珣介绍,“我们学校的‘专升本’这几年一直都在招生,但是2020年开始,‘专升本’因为扩招的原因,招生专业还是很多的。2020、2021年我们的‘专升本’招生专业都达到十几个以上。”
据介绍,2020年,受国家多项利好政策对策影响,皖西学院的“专升本”招生迎来一个高峰。张珣说,“2020年之前,我们学校的‘专升本’在正常情况下,每年招生计划都在400人左右。但是2020年开始,因为国家有扩招政策,所以我们的招生计划就增加到了1200人左右。”
针对网传多所高校不再招收“专升本”的消息,张珣表示,皖西学院还会继续招生。“招生应该还是会继续的,至于招哪些专业,招生计划有多少,还要跟上级部门商讨过以后才能定下来。”
2022年河南“专升本”共有47所院校招生,除去今年新增的河南工业大学(公办)、黄淮学院(公办),有12所院校招生人数有所减少,其中8所公办院校,4所民办院校。近几年,河南的高校中,洛阳师范学院、周口师范学院、河南城建学院等停止了“专升本”招生。
相比2021年,河南省2022年“专升本”招生的专业少了旅游管理、广告、美术、工业工程、电子商务、智能制造工程等十多个招生专业,同时增加了特殊教育、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十多个招生专业。
“专升本”招生模式是否应该继续保留?
专家:应根据社会实际需求决定
随着我国高考制度的发展和大学的扩招,“专升本”招生模式是否应该继续保留?这种招考方式未来将何去何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对此表示,是否应该保留要看社会的实际需要。
储朝晖认为,“专升本”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产物,由于一些学生的考试成绩在计划招生体制中,只能够升入到专科学校,但是在大学四年学习过程当中,他能够通过努力学习,达到本科的专业水平,所以就在这种体制下产生了“专升本”。该不该保留应该根据“专升本”的需求来决定。
- ·刘强东放大招!京东副总监以上高管降薪10%-20%,职位越高降得越多,为十几万德邦员工缴齐五险一金
- ·“预言达人”萨默斯最新表态:美国今年陷入衰退的概率正在上升
- ·四大行五年期定存利率比三年期低,专家:银行觉得长期不合算
- ·张忆东:维持对港股的战略性乐观 围绕地产、大消费方向
- ·5G用户“盘子”扩至10.34亿,运营商to B业务抓风口
- ·坐拥400万微博粉丝的财经大V徐某被提起公诉!他是谁?做了什么?
- ·私募业绩排名TOP20近一月平均大赚47.56%!投资信心创近一年新高
- ·市值蒸发100万亿!知名“大空头”预警:才跌一半
- ·消息称台积电3nm代工报价高达2万美元,苹果iPhone 15/Pro系列等新品会转嫁成本至消费者
- ·特斯拉6月产量创历史新高 上海超级工厂已满电运转
- ·麦趣尔最新发函:下架,召回!被立案调查:立即停产!律师:或涉违法犯罪!股民:10个跌停!
- ·销售费用是研发的50倍!汉王药业还曾涉行贿、受行政处罚,现要IPO了……
- ·连年亏损、债台高筑的银宝山新要易主 前三大股东纷纷出逃
- ·ST星源涉嫌信披违规被立案调查 此前曾被交易所追问多项财务细节
- ·明查 | 北极现自然奇观,超级月亮遮挡太阳?
- ·A股成长风格“退潮”大消费7月“接棒”动力足
- ·世茂集团“卖血”自救 华润置地33亿元接盘其北京两项目
- ·自动化、可更换,丰田供应商为汽车打造未来座舱
- ·河北明确:没有发生疫情地区原则上不开展每周全员核酸筛查
- ·元宇宙首个国标联盟成立 产业生态加速形成
- ·南威软件入股的四方伟业冲科创板:员工大量离职,应收账款连年增长
- ·又打口水仗!光伏是否适合“孤勇者”?中信建投分析师与前同事开撕
- ·公募基金半年成绩单出炉:新能源主题基金“逆袭” 权益基金再现一人包揽前三
- ·7天连锁酒店被单残留大量疑似经血 酒店:会监管改进
- ·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 加快社会领域补短板 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 ·求职服务乱象调查:求机构内部推荐数万元打水漂,毕业生惨被割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