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数据信息易被不法分子窃取、利用,经济日报:隐私面单应为快递标配
吉蕾蕾
近日,快递国家邮政局通报,数据私面自今年3月开展邮政快递领域个人信息安全治理专项行动以来,信息累计侦破窃取、易被用经贩卖寄递信息案件189起,不法报隐查处寄递企业违法违规行为377件;隐私面单推广工作已在行业内全面铺开,分窃日均使用量达1亿单左右。取利治理成果不仅有力震慑了邮政快递领域相关的济日违法犯罪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寄递领域保护个人信息的单应递标意识。
当前,为快寄递服务已覆盖社会生产生活各个领域,快递日均快递业务量超3亿件,数据私面每天都会产生、信息积累大量的易被用经寄递数据信息。这些标有收件人姓名、不法报隐电话、地址的数据信息,容易被不法分子窃取、利用,为各种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可乘之机。
为防止快递面单上个人信息处于“裸奔”状态,隐私面单应运而生。隐私面单主要是指消费者的信息通过技术处理,不显示在快递面单上,同时在后台也进行了加密处理。快递员只能通过APP联系收件人,无需人工识别手机号码。隐私面单无疑为收件人的个人信息上了把锁,让消费者寄收快递更安心。
从推行情况看,经过行业和企业的共同努力,隐私面单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有的快递企业自有渠道寄递服务已基本实现隐私面单功能全覆盖。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隐私面单普及推广仍面临不少现实难题。比如,邮政快递业点多面广,日均数据传输总量超过5TB,信息安全管控难度较大;安全保障与便捷服务的矛盾比较突出,使用隐私面单后,在末端的处理、投递环节,难免会对投递效率和准确率带来影响。
相对于传统面单,隐私面单属于新事物、新技术,很多用户由于对隐私面单的知晓程度低,因此主动选择隐私面单服务的并不多。一些驿站工作人员对隐私面单的操作也不熟练,有的基层快递员对信息安全也不重视。
保护邮政快递领域个人信息安全,让隐私面单从可选服务变成标配服务,还需要常抓不懈,进一步加强行业个人信息保护源头治理。一方面,要推动相关标准的修订、制定,进一步明确寄递企业面单信息去标识化的责任,督促指导寄递企业、电商平台,加快推广使用隐私面单和虚拟号码等安全防范技术;另一方面,要加强邮政、公安、网信跨部门协调联动,继续严查严惩邮政快递领域涉个人信息安全违法违规行为。还要加大宣传力度,让隐私面单的功能和意义被广泛知晓,确保年底实现隐私面单基本覆盖的目标。
- ·实控人被刑拘后,董事长又被立案调查!昊志机电大跌15%,曾涉“叶飞爆料门”
- ·央行开展5000亿元MLF操作 释放继续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信号
- ·中国人寿前9个月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约5541亿元
- ·欧盟拟确立TTF天然气价格动态上限最后方案
- ·“抢救”滞销蔬菜,这些地方行动了!
- ·全球大豆呈供需紧平衡状态
- ·上市还要等上近十年,mRNA癌症疫苗研发难在哪
- ·六大行公开信贷规模:9个月新增约9.5万亿,流向哪些领域?
- ·广州晋级“强磁场”:全球独角兽增速全国第一 面向全球释放“湾区引力”
- ·中海宏洋前9个月营业额约359亿元,经营溢利55.97亿元
- ·专家:艺术创作不是数学逻辑,AI无法取代
- ·5家上市银行三季度业绩预喜,银行股会迎来一波行情吗?
- ·英国一公共服务工会表示,将在新任首相上任首日罢工
- ·消息称徕卡将推SL2-S记者版相机,采用凯夫拉材料
- ·不用逃,我在一线很好
- ·如何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专家称要靠高水平自立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