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位暑期关口 彩电厂商打响护眼大战
来源:北京商报
随着暑期的卡位临近叠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学生居家上网课也催生了新的暑期需求。北京商报记者日前在京城各大家电卖场走访时发现,关口如今“护眼电视”已成为彩电厂商宣传的彩电厂商标配,同时,打响大战随着彩电从高清向超高清的护眼过渡,激光电视、卡位OLED、暑期MiniIled等各种新兴显示技术不断涌现,关口到底哪种电视最护眼,彩电厂商成为社会与学生家长关注的打响大战焦点。
护眼成为电视功能标配
北京商报记者在大中、护眼国美等电器卖场走访时发现,卡位几乎所有在售的暑期彩电产品都打上了“护眼电视”的招牌,各个厂家的关口销售员也都极力推销着自己家的产品,教育电视更是成为最热门的细分品类之一。
一位海信激光电视销售人员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激光电视因产品原理的独特性,被视为自带“护眼”属性。“激光电视屏幕不是发光源而是通过反射光显示图像,将画面由短焦投影机投射在增益屏上,再经过漫反射原理折射至人眼接收,整个过程不会产生蓝光危害。”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执行秘书长彭健锋表示,简单而言,大屏更宜保持合理视距。大屏视距在2~4米之间,疲劳度比手机要低。对于护眼而言,产品性能因素比较复杂,包括显示器件的蓝光、亮度、频闪、清晰度等指标都会对视觉疲劳和生理节律产生影响,这是个综合的临床医学研究课题。彭健锋建议,不要连续长时间观看屏幕,应注意间歇休息。
据了解,电视机在护眼方面的优势,不仅在于屏幕尺寸,更体现于各彩电品牌通过硬件优化和软件升级,过滤、规避乃至解决有害蓝光问题,以保护用户的视力健康。当前,激光电视、OLED电视、液晶电视等三大阵营都在护眼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激光电视护眼价值凸显
对于选用哪种电视更护眼,是学生家长们普遍关心的问题。针对此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许祖彦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家里条件够用,一个是经济条件,一个是家的空间,如果条件够的话,我个人建议,家长们可以给孩子买一台激光电视。因为,大屏幕显示产品本身就对孩子的眼睛有好处,其次它的反射式成像也最符合人类眼睛视力进化的自然过程。”
提到“激光”二字,部分消费者会想到的是像传统激光笔那样强刺眼的产品。此外,关于“激光电视伤眼与否”的争论自从其诞生以来,也一直没中断过。
许祖彦对北京商报记者介绍,激光显示的技术优势决定了其具有很好的观赏优势和舒适护眼特性。相比目前流行的液晶电视,激光电视不仅不伤眼反而更护眼。首先,从成像原理看,激光显示采用漫反射的成像方式,与人类长期以来形成的视觉机理一致,同时漫反射的光也会更加柔和。其次,激光电视采用全像素反射,即像素点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缘,过度平缓,降低了单位面积内的光强,从而不易造成视觉疲劳。再次,激光电视的色彩饱和度更高,不用太高的亮度就能使人眼有较强的感受。从数据上看,传统电视大约能还原人眼可识别自然色彩的50%,传统投影产品约能还原30%,而激光电视则能达到70%。
对于激光电视损害视力的“争议”,许祖彦认为,不应排除一些利益相关方进行“压制”。因为激光显示技术的出现,终结了显示终端产品对于“屏”的依赖。所以,对于用户来说,激光显示技术与液晶显示、OLED显示,都是可以放心选择的显示技术,是基于不同的空间场景和显示追求,选择不同的显示技术。
显示产业迎来拐点时刻
“中国的显示产业目前已到了一个更新换代、大洗牌的拐点时刻。纵观显示技术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它的发展轨迹:从标清到高清,再到超高清。超高清显示国际标准的三要素是:8K超高分辨、超高清大色域和12bit大颜色数。目前只有激光显示可以做到。”许祖彦说。
激光电视的异军突起,正在冲击原有的彩电市场格局。据洛图科技(RUNTO)数据,2015-2021年,中国激光电视市场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55.8%。此外,2014年以来,在海信等行业龙头企业的积极推动下,我国在光源设计、光机模组、整机设计等关键技术方面做到了全球领先。
“2021年在国内市场海信激光电视的销售量比2020年增长了40%,在海外市场增长了279%。”海信激光显示公司副总经理王伟表示。在激光显示的带动下,截至目前,我国新兴显示产业的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了40.3%,产业规模位居全球第一。
北京商报记者在家电卖场发现,目前激光电视价格已经下降,但最便宜的也要7999元,从而也让部分消费者望而却步。
产业观察家许意强认为,真正的健康家电,应该是基于科学技术的驱动,用户的体验价值最大化,激光电视能够较好地满足这一点,在未来的发展中也要立足于这一点,事实证明,更好的体验可以让用户接受更高的价格,相反,仅靠广告营销、炒作概念将适得其反。
许祖彦则表示,激光电视与大多新生事物一样,都有一个价格从高企到亲民的过程,就像汽车和移动电话一样。“随着技术的进步与市场的普及,激光电视的价格也将更加亲民。”他说。
北京商报记者 金朝力 王柱力 图片来源:北京商报记者 摄
- ·就业市场降温之际“四大”持续扩招 安永将招聘约22万人
- ·23个城市可调低首套房商贷利率,若下探至3.8%,100万可省利息6.21万
- ·王石再创业:重返80年代
- ·广州数据交易所揭牌成立,达成交易额累计超1.55亿元
- ·中国船舶工业协会:1-10月全国造船完工3087万载重吨
- ·运动服装股走低 耐克跌超13%
- ·美联储强势加息“收割”全球 脆弱经济体债务危机暗流涌动
- ·新季苹果减产,为什么价格涨不动?
- ·2022北外滩国际航空论坛,中国东航发布超级承运人、智慧航空等重磅成果
- ·9月29日银行早报:央行专项再贷款扩容,杭州银行迎来新董事长,国有大行加码布局消费金融意欲何为?
- ·从“跑马圈地”到差异化竞争,私人银行业务转向“精耕细作”
- ·淡水河谷涨5% 宣布重组巴西镍和铜业务以实现高效管理
- ·商务部世界贸易组织司原司长洪晓东:推动贸易数字化 助力中小微企业出口
- ·B站将转为双重主要上市,10月3日正式生效
- ·润东汽车附属重整计划草案仍在谈判中 继续停牌
- ·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电视会议: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拥有坚实基础
- ·千亿白马合盛硅业原总经理被审查起诉 涉嫌职务侵占被审查起诉
- ·生态环境部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拟探索建立多元化市场化环保投融资机制
- ·业绩稳步向好股价却遭重挫 华友钴业跌破70元大关
- ·道指终结“六连跌”,奈飞大涨9%,原油、黄金都涨了
- ·暑运民航客运量不敌去年,成都超越京沪广成最热门出行城市
- ·美国WTI原油期货周三收高4.7% 突破每桶80美元
- ·美媒:迪拜将建世界上第一个“月球度假区”
- ·广州拟上市高新企业百强出炉:超四成企业来自电子信息,公司数量黄埔最“能打”
- ·“一企、一照、一码”,上海320余万市场主体有了身份码
- ·广州拟上市高新企业百强出炉:超四成企业来自电子信息,公司数量黄埔最“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