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市机会在哪里?博时权益明星经理这样说
震荡市掘金!结构经理看曾鹏、市机陈鹏扬、权益肖瑞瑾、明星沙炜等博时权益明星经理怎么说
3月底、样说4月初,结构经理投资市场的市机关注焦点都集中到了一年一度的基金年报身上。由于基金业绩、权益十大重仓股等信息已经在此前发布的明星四季报中披露,因此明星基金经理们对新一年的样说展望和判断就成为基金年报中备受关注的看点。
尤其是结构经理对于权益基金来说,基金经理看好哪些行业和主题、市机未来会如何布局,权益更是明星成为投资者的重要参考。近日博时基金旗下产品集体披露了2021年基金年报,样说对于A股市场的趋势与机会,曾鹏、蔡滨、陈鹏扬、金晟哲、肖瑞瑾、郭晓林、吴渭、沙炜、兰乔、张弘、冀楠等明星基金经理们也给出了自己的预测。
看宏观:上半年经济将面临一定压力
如何看待2022年经济下行压力?权益投资二部投资总监陈鹏扬分析认为,上半年经济将面临一定压力,一方面疫情的影响仍在反复,居民的收入预期和消费信心也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另一方面,地产板块的下行压力仍在传导进程之中;叠加去年上半年相对较高的基数,预计整体经济总量层面将呈现一定程度放缓,企业盈利增速也将呈现类似走势。
但从政策维度来看,陈鹏扬预计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均将边际上相对宽松,资产配置往权益资产转移的方向也并未改变。
权益投资三部投资总监蔡滨则表示,2022年A股面临的宏观环境比较一般,货币流动性外紧内松。国内经济政策以稳增长为主,双碳政策纠偏,上市公司盈利增速有望前低后高。市场整体估值处于中位水平,但行业间估值分化及行业内部估值分化维持高位。
看市场:仍以结构性机会为主
2022年A股市场会如何发展?“结构性行情”是博时权益基金经理对于今年市场趋势的共同判断。
博时汇智回报基金经理吴渭表示,基于对流动性的乐观预期,2022年仍然会有结构性的机会。在结构方面,产业长期增长趋势清晰的高景气度行业仍然是首选,增长的确定性和增速以及增长的持续性长期来看是最大的安全边际。
对于2022年A股市场的整体趋势,博时基金董事总经理、权益投研一体化总监曾鹏认为,虽然经济仍在探底,但政策底已经显现,经济大概率会呈现前低后高的态势,预计2022年市场总体会好于2021年,结构性行情仍会持续但会比 2021 年相对均衡。
陈鹏扬和蔡滨也做出了类似判断,前者认为,整体市场将呈现分化、以自下而上结构性机会的行情为主,预计会和过去两年的市场呈现明显差异。后者则预计,今年市场仍以结构性机会为主,存在高估值板块回撤风险。
看策略:“做高性价比的投资”
针对今年市场新的变化,基金经理们也分享了自己的投资之道。
博时基金研究部副总经理金晟哲针对新经济领域,分享了三种应对办法:第一,需要减少纯粹的逻辑推演和发散,聚焦细分领域和个股的盈利兑现,赚不到估值的钱就老老实实赚业绩的钱;电池和材料、新能源制造和运营商、军工、半导体等各领域,都会有人掉队、也会有人继续超预期。第二,对于这些长期向上的赛道,如果22年内发生基本面的阶段性波动、并带来交易结构的崩塌,需要抓住这样的机会大胆买入。第三,重视这些新经济板块中偏增量的细分领域,如储能、汽车电子等,这些领域一旦产生非线性变化,则会带来其本身和整个链条的重大机会。 总体来看,将继续定位于“做高性价比的投资”。
蔡滨则表示,未来将保持行业均衡、成长为主的组合策略,在基于企业长期价值评估体系下,个股操作层面也要更注重中短期基本面的变化和跟踪。结合 2021年稳增长主线,构建跨周期+逆周期的组合,力争实现组合业绩的长期稳健增长。
“我们相信经济预期将逐步上调,并带来市场整体性行情,顺周期的金融、周期、消费等都有表现机会。”博时丝路主题基金经理沙炜坦言,会结合政策重点、中观行业景气、长期行业空间和格局等,适度均衡,按照长期成长的逻辑去进行行业和个股的投资。
看行业:看好科技和能源
既然A股今年预计将以结构性行情为主,那么基金经理们将如何寻找机会?
被誉为“科技投资先锋”的博时基金权益四部投资总监助理肖瑞瑾对科技领域抱持信心。他表示行业配置角度将围绕确定性和成长性两条主线进行配置,“确定性角度,重点配置数字经济赋能的智能汽车、智慧物流、云计算等行业龙头企业;成长性角度,精选了数字经济相关的半导体、虚拟现实、军工信息化等行业的优质企业。”
“对于我们中长期持续看好的新能源、半导体等国内渗透率低位持续提升的行业,尽管21年板块均有一定幅度的上涨,但我们看到的是行业实际增长幅度远高于股价上涨幅度,如果对比新兴产业中类似行业这个阶段的估值,无论是从相对还是绝对估值的角度,这些板块整体都处于正常水平。”博时新能源汽车基金经理郭晓林表示,这些行业上行周期的持续时间是超过当前市场所认知的,应该减少对短期交易因素的博弈,更多从中长期产业竞争格局以及公司核心优势角度出发,找到行业内能持续超越同业的企业,从而争取获得持续的超额收益。
对于消费行业,博时精选基金经理冀楠表示,一方面,消费升级和制造业升级驱动的产业趋势依然延续,这里仍然会诞生长周期能够长大的企业,希望通过中长期的持有获取企业成长所带来的的投资收益;另一方面,从变化的角度值得关注的在于经济稳增长、疫情管控政策的边际变化和产业政策的纠偏,可能成为阶段性投资机会的来源。
对于医药行业,博时医疗保健基金经理张弘表示,“我们需要进一步关注口服小分子新冠药物的进展对全球抗疫措施和疫情的影响。”
博时军工主题基金经理兰乔则为军工行业划了重点,行业增长较快且机构配置低、更具成长的中小市值公司机会更大。
风险: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基金销售机构】提醒您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您自行负担。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
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责任编辑:焦点)
-
◎记者 张琼斯 范子萌近两周以来,A股市场,地产全产业链强势上扬,房地产开发、服务等板块涨幅均超过10%;债券市场,龙湖、碧桂园等纷纷发行中票或进行配股,地产债掀起一阵又一阵临停潮。触发市场情绪逐步高 ...[详细]
-
马斯克正在将特斯拉的盈利能力作为其发动电动车价格战的强大“武器”。自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全面降价以来,公司股价已累计上涨近10%。1月20日美股收盘,特斯拉股价大涨近5%,市值重回4000亿美元上方。尽管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证券日报本报记者 桂小笋1月19日晚间,根据、以及同时发布的相关内容公告,TCL科技、TCL中环旗下中环领先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 ...[详细]
-
据英国《泰晤士报》网站1月21日报道,有消息指出,在时任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推荐现任英国广播公司BBC)董事长理查德·夏普担任这一职务的几周前,后者曾为约翰逊安排了一笔80万英镑的贷款担保。报道称, ...[详细]
-
人民银行条法司副司长谢丹:优先以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化解金融风险 实现处置成本最小化
【人民银行条法司副司长谢丹:优先以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化解金融风险 实现处置成本最小化】财联社11月22日电,在2022年论坛年会平行论坛“治理体系与金融稳定”上,人民银行条法司副司长谢丹表示,人民银行 ...[详细]
-
转自:中国证券报1月21日除夕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惊艳亮相,5G、8K超高清、三维菁彩声、VR/AR/XR等技术轮番助阵,将观众的视听体验提升到极致。VR/AR/XR大放异彩 ...[详细]
-
超10倍!“报复性”消费来了!春节假期旅游产品预定量已创三年新高
春节长假第一波出游高峰呈现出什么样的热度?截至1月23日,记者从多个旅游平台数据获悉,春节假期旅游产品预定量已创三年新高。其中有数据显示,高星酒店订单同比翻一倍,而民宿订单更是同比翻两番,包括北上广深 ...[详细]
-
来源:华尔街见闻 赵颖Hartnett预计,美股可能会出现战术性反弹,随后将下跌至3500点左右。市场低估了全球财政恐慌以及更高的债务违约风险,2023年最大的反向交易是美国经济衰退美债收益率降至低 ...[详细]
-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于11月19日发布《疫情下的中国消费:现状、成因及未来走势》报告。报告指出,去年同期,消费对GDP贡献率高达62%,对经济复苏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今年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大幅下降 ...[详细]
-
“洋品牌”水井坊又双叒叕积极发业绩预告了,出走半生净利仍原地踏步?
1月18日,发布2022年年度业绩预告 。公司预计2022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约1679万元,上年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9,908 万元,同比增长约1.4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