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最大寿险公司换将,赵鹏接棒苏恒轩出任国寿股份总裁
继更换董事长之后,中国人寿保险股份公司(下称“国寿股份”,接棒601628.SH;2628.HK)的轩出总裁一职也将面临调整。
《财经》记者多方获悉,任国7月25日下午,份总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相关负责人赴国寿股份宣布新的国内公司人事任命,国寿集团党委委员、最大赵鹏副总裁赵鹏兼任国寿股份党委书记、寿险苏恒寿股董事、接棒总裁,轩出其董事和总裁任职资格待核准。任国与此同时,份总苏恒轩将不再兼任国寿股份党委书记、国内公司董事、总裁职务。赵鹏和苏恒轩董事、总裁的任免按有关法律规定和章程办理。
《财经》记者了解到,此次国寿股份干部大会上,中国人寿集团董事长白涛表示,此次寿险公司主要负责人调整,是集团公司经过充分考虑、慎重研究后做出的决定。
据了解,赵鹏出生于1972年,于1995年即加入中国人寿,2020年调任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并出任副行长职务之前,赵鹏曾在中国人寿工作过25年之久。
国寿股份的现任总裁苏恒轩,1963年2月出生,已年近60岁。其在2019年出任国寿股份总裁后曾启动国寿股份“鼎新工程”改革,进行了组织架构改革和体制机制变革。
随着白涛兼任国寿股份董事长,赵鹏接替苏恒轩出任国寿股份总裁,新的高层人事组合将给中国人寿展开怎样的发展图景?
赵鹏接棒苏恒轩
《财经》记者了解到,7月25日下午,国寿股份召开干部大会,白涛在会上宣布了新的人事任命,即国寿集团党委委员、副总裁赵鹏兼任国寿股份党委书记、董事、总裁,其董事、总裁职务待核准,苏恒轩不再兼任国寿股份党委书记、董事、总裁职务。据了解,苏恒轩同时还兼任中国人寿集团的副总裁职务,赵鹏和苏恒轩的任免仍需要履行相关程序。
此次拟出任国寿股份总裁的赵鹏是一位老国寿人,属于国寿体系内成长起来的高管。
据了解,赵鹏1972年出生,其在1995年从湖南财经学院(2000年并入湖南大学)精算学专业毕业后,即加入中国人寿,从总公司财务部门普通员工起,一步步成长为高管。
具体而言,赵鹏先从担任中国人寿计划财务部科员、副处长、处长等职务开始,随后曾在中国人寿集团财会部(原财务部)曾工作长达十年,曾历任国寿集团财务部资金管理处处长、总经理助理兼资金管理处处长、财务部总经理等。
2013年,赵鹏任国寿集团财务部总经理。2014年,按照中国人寿干部培养传统,赵鹏任国寿股份浙江分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2017年10月,赵鹏调任总部担任国寿股份总裁助理,分管银保、团险和健康险等部门,并于2018年3月出任副总裁,2019年8月担任中国人寿集团首席财务官。2020年赵鹏调任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任副行长,2022年7月回归中国人寿集团任副总裁。
“专业、稳重”是中国人寿内部人士对赵鹏的评价。有业内人士认为,赵鹏具有精算专业和多年财务背景实践,也有某保险公司总裁认为,“赵鹏既有总分公司管理经验,又很专业,是比较合适的人选。”
苏恒轩也是一位老保险人,是一位业务型干部,其于1963年出生,到明年将满60周岁,苏恒轩曾先后担任过河南分公司副总经理、总公司个人保险部总经理、个险销售部总经理,国寿股份总裁助理、副总裁,于2015年至2018年2月曾担任过中国人寿养老保险公司总裁,2017年12月出任中国人寿集团副总裁,2019年4月兼任国寿股份总裁。
今年初,中国人寿集团前董事长王滨被查之后,白涛调任中国人寿集团董事长,今年4月白涛兼任国寿股份的董事长职务。此次赵鹏出任国寿股份总裁之后,国寿股份的董事长和总裁双双调整。
机遇与挑战并存
2019年苏恒轩出任国寿股份总裁之后,公司启动了“鼎新工程”改革。“鼎新工程”改革的整体规划是一年打基础,二年搭框架,三年见成效。据了解,中国人寿的“鼎新工程”的销售板块可以概括为“一体多元”。“一体”即个险渠道,聚焦个人客户市场,形成体系化的作战集群。“多元”面向机构客群,涵盖银保、团险、健康险等专业渠道。
按照“鼎新工程”规划,中国人寿进行了组织架构改革和体制机制变革。
苏恒轩曾表示,“鼎新工程”组织架构调整方针是12个字:“强总部、精省域、优地市、活基层”,对于总部组织架构的调整安排,其提出强化前台、优化中台、精简后台。
此次调整将个险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如其大个险发展中心即将个险的1个部门(原为个险销售部)扩展为6个部门,包含营销(营销发展部)、收展(收展发展部)、企划(个险企划部)、培训(个险培训部)、综合金融(综合金融部)、运营(个险运营部)。
总体而言,这三年间国寿股份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2022年上半年,国寿股份实现保费4397亿元,守住了行业第一的市场地位;总资产方面,在这三年间国寿股份的总资产由3.72万亿元增长至4.89万亿元,保费收入也保持了正增长,数据显示,在2019年国寿股份的保费收入达到5670.86亿元,同比增长5.8%;2020年国寿股份的保费收入达到了6122.65亿元,同比增长7.9%;2021年国寿股份的保费收入只有6183.27亿元,同比增长0.9%。
不过“鼎新工程”实施的这三年间,受疫情影响,个险代理人数量出现大幅锐减,国寿股份作为中国保险营销员队伍最庞大的人身保险公司,同样也在经历行业转型挑战。
截至2021年底,国寿股份个险销售人力为82.0万人,较2020年的137.8万人减少了近56万人,如果与2019年的161.3万人的个险销售队伍比起来,则减少了近80万人。
此外,国寿股份2021年的一年新业务价值为447.8亿元,较2020年的583.73亿元下滑了23%,一年新业务价值从2019年的586.98亿下降至447.8亿,减少了139亿元。
备注:数据来源于中国人寿年报,如无特殊说明,数据单位:亿元有业内人士认为,国寿股份作为最大的寿险公司,个险是其最大的销售渠道,在疫情挑战与客群变化影响下,需要建立一支专业度更高的销售团队,这可能是对其最大的挑战。
苏恒轩曾表示,行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需要一个过程,新旧动能的转换需要时间,“如何在优化升级老的经营模式的同时,积极培育新的经营模式对于中国人寿乃至整个行业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随着国寿股份董事长和总裁齐换,其战略会否发生变化?
白涛出任中国人寿集团董事长后,今年3月,国寿股份提出了“建设国际一流寿险公司”的目标,而在此次干部大会上,白涛重申“要锚定世界一流找差距,加快建设全球领先寿险公司”。
(责任编辑:休闲)
-
巴菲特卖了超600万股!相守14年来首次减持比亚迪,或已套现17亿港元,豪赚超30倍!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8月30日,据港交所股权披露数据显示,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公司在2022年8月24日减持了133.1万股股份H股,减持均价为277.1016港元,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供不应求!订单爆发式增长、销量猛增近50%!多家企业纷纷提价!它,为啥这么火?
近期,受益于制造业复苏和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领域投资提速,工业供不应求,多家企业开始对产品提价。记者走访了长三角地区多家机器人生产企业。需求火热 机器人订单迎来爆发式增长在位于上海的一家化工企业生产车间 ...[详细]
-
新华社北京8月18日电记者谢希瑶)海南、西藏、新疆等地本轮疫情发生后,商务部根据地方需求,积极组织跨地区调运货源,协调解决有关问题,保障疫情重点地区生活必需品供应稳定。据商务部监测,目前海南、西藏、新 ...[详细]
-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宋杰|上海报道上有“四老”下有娃,父母一旦生病入院,独生子女面临着工作与陪护兼顾难题,如何从法律层面为独生子女们“减负”?即将于12月1日施行的两个法规条例,引发了人们对“独生子 ...[详细]
-
国家版权局公布2022年度第七批重点作品版权保护预警名单,电影《妈妈!》等在列
国家版权局8月18日公布2022年度第七批重点作品版权保护预警名单。名单包括院线电影《新神榜:杨戬》《小黄人大眼萌:神偷奶爸前传》《请别相信她》《海的尽头是草原》《狼群》《妈妈!》。相关网络服务商应对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IPO日报 沪市主板IPO企业浙江鸿盛新材料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鸿盛新材”)有不少看点。比如,鸿盛新材4.44%的股份处于抵押状态, ...[详细]
-
随着价格竞争放缓,扩大市场份额成中通快递业务发展的重要方向。8月18日,中通快递开曼)有限公司中通快递,ZTO.N,2057.HK)公布其截至2022年6月30日第二季度的未经审计财务业绩。第二季度中 ...[详细]
-
太罕见!竟有这类基金单日大跌12%,基民懵了!到底发生了什么?
来源:中国基金报受债市近期较大调整等多因素影响,此前一直表现平稳的个别中短债基金净值出现罕见大跌的一幕。11月21日晚间,富荣中短债债券基金披露最新的净值,该基金A类及C类份额21日单日净值分别大跌1 ...[详细]
-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陈佳怡 记者 陈羽)美国总统拜登当地时间8月16日在白宫签署《通胀削减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法案包括未来十年投入约4300亿美元用于气候和清洁能源以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