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上进生”合肥IPO狂飙
炒股就看,上进生权威,长角专业,合肥及时,上进生全面,长角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合肥
来源:读数一帜
三年时间,上进生合肥诞生29家上市公司,长角有13家企业正在境内IPO排队中,合肥同时呈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强劲、上进生国企和民营企业齐头并进的长角势头
合肥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均发源于此而得名,其居于安徽中部、合肥江淮之间,上进生地处长江三角洲西翼,长角是合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区域中心城市之一,在历史上有“江淮首郡、吴楚要冲”的战略地位。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在已经公布的31个省区市2022年生产总值(GDP)数据中,安徽经济总量达到4.5万亿元,超越上海,跻身前十强。作为安徽省的省会,合肥市2022年GDP突破1.2万亿元,连续七年每年跨越一个千亿台阶,同比增长3.5%,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
融入长三角经济区,及市内新兴产业布局、产业名城建设,推动合肥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从2016年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中的重点开发区域,到2019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规划纲要》的中心区之一,过去几年,合肥深度融入长三角。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1年,合肥GDP增幅高达80.95%,远高于南京、上海、杭州、宁波该数据增幅,可谓长三角城市群的“上进生”。
合肥政务区,何希斌/摄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合肥企业开始在资本市场崭露头角。Wind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登陆A股市场(包括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下同)的合肥企业数量,分别为12家、10家、7家,相对于2018年和2019年各1家,呈现大幅增长。
Choice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A股中的合肥企业(未包含B股)营业收入合计2610.32亿元,占安徽板块该数据比例约为27.13%,相对于2019年有所提升。
与此同时,合肥IPO大军也在快速扩容。截至2023年3月7日,有13家合肥企业正处于境内IPO排队状态[未包含终止(撤回)、终止(审核不通过)、终止审查、终止注册状态公司]。其中,有6家企业过会待发行(包含过会待注册)。
《读数一帜》梳理发现,A股合肥IPO排队企业有以下特征:从板块来看,科创板和创业板是主要上市板块;从产业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强劲;从实际控制人属性来看,国资企业和民营企业齐头并进。
2022年9月,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合肥市推进企业上市五年倍增行动计划(2022—2026年)》,提出到2026年末力争全市境内上市公司数量较2021年末实现翻番,达到140家以上。
多企业奔赴科创板和创业板
从合肥企业IPO排队拟上市板块来看,拟登陆创业板、科创板的公司分别有6家、3家,拟登陆主板公司数量为4家。其中,3家拟在科创板上市公司的拟募资金额均超10亿元。
作为科创板中的准成员,已注册生效等待发行的合肥晶合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合集成),凭借95亿元的拟募资金额,位居合肥IPO军团的首位。公司募集资金,拟用于集成电路先进工艺研发等项目。
晶合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合肥埃科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埃科光电)的上市申请,于2023年1月获得科创板上市委审议通过。
埃科光电产品已应用到、京东方、等知名终端厂商,率先打破国外厂商长期垄断中国工业相机和图像采集卡市场的局面,降低了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核心部件面临的国外卡脖子风险。
入选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的合肥恒鑫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鑫生活),首次发行股份拟募资金额8.28亿元,在合肥IPO排队企业拟登陆创业板公司中位居第二位。报告期内,公司可生物降解餐饮具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均超50%。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以及国内外禁限塑政策的陆续出台和执行,加之外卖行业的高速发展,生物可降解塑料制品迎来快速发展。2020年至2021年,恒鑫生活营业收入从4.24亿元增至7.19亿元。
合肥拟上市企业中,有不少公司具有“专精特新”的特征,这与该市过去的扶持政策密不可分。早在2013年,合肥市就持续为企业提供资金、投融资等多层次全方位服务,支持企业在行业细分领域创新发展。
据悉,2022年,合肥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爆发增长,新增78户,超过历年之和;累计培育139户,占全国1.5%,总数位居全国城市第十四、省会城市第五。培育世界灯塔工厂4家,居全国第2,仅次于苏州。
同年5月,合肥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合肥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倍增培育行动计划》,指出力争到2025年,培育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00家、省专精特新冠军企业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0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20家,推动5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挂牌。
根据上述计划,对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和省专精特新冠军企业,连续3年按其当年新增合肥市贡献超过全市平均增幅部分的50%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外省迁入合肥市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享受同等奖励政策。
可以预计,未来越来越多的专精特新企业,将为合肥IPO队伍不断输送新鲜血液。
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
《读数一帜》统计发现,A股合肥IPO排队公司中,有8家公司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该市拟上市企业的绝对主力军。上述企业中,不仅有科创板军团,排队创业板的公司有4家,还有1家公司拟登陆主板。
安徽创新馆,郑成功/摄
2023年2月21日登陆科创板的(688486.SH),采用Fabless(无晶圆生产线集成电路设计模式)经营模式,专注于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公司主要研发高清视频桥接及处理芯片和高速信号传输芯片,广泛应用于安防监控、视频会议等场景。
经过多年发展,多家世界领先的主芯片厂商已将龙迅股份产品纳入其部分主芯片应用的参考设计平台中。根据CINNO Research统计,2020年公司占全球高清视频桥接芯片市场4.2%的份额,排名居于世界第六位,在中国大陆公司中排名第一。
龙迅股份等公司的出现,是合肥享有“东方硅谷”之称的一种体现。早在2019年,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第一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中,合肥市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和人工智能等3个产业集群成功入选。
而合肥汇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通控股)和合肥恒信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信动力)的上市申请,则意味着合肥正加速迈向“全之都”的目标。
近年来,恒信动力抢占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零部件市场,多项在研产品属于新能源汽车配套零部件。据悉,公司目前已开发了应用于混合动力汽车和增程式汽车的进气歧管和油气分离器产品,并开发了应用于纯电电动车、混合动力汽车及氢能源汽车的相关产品。
二级市场“合肥板块”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队伍,亦在持续扩大。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2月20日,2015年以来登陆A股市场的44合肥公司,有26家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为34.67%。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公司均为7家。
通过壮大产业集群、“揭榜挂帅”提升创新能力、创新“产业链合伙人”招商等组合措施,合肥战略性新兴产业迎来快速发展期。
合肥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该市全年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4.3%,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7.7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6.2%,创同期历史新高。新增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光伏及新能源两个千亿产业。工业、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集成电路和电池产量分别增长37.8%、37.2%、34.0%、27.6%和23.1%。
《合肥市“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显示: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65%以上,培育2个产值5000亿级产业、5个1000亿级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全市工业的主引擎;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000家左右,百亿级企业达30家,上市企业达60家。
合肥经开区蔚来汽车先进的制造基地,杨抒怀/摄
根据上述规划,包括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数字信息技术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及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将成为合肥两大地标产业。生物、光伏及新能源、环保、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将成为该市的五大支柱产业。
随着上述规划的实施,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出现在A股“合肥板块”中。
国企、民企齐头并进
Wind数据显示,上述A股合肥IPO排队企业中,国企和民营企业呈现协同发展的趋势。以拟募资金额来看,国企较高,而从实际控制人属性来看,民企成为主力。
同属于合肥国资委控制的晶合集成、合肥颀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颀中科技),拟募资金额分居前两位,合计115亿元。
合肥市国资委持股100%的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肥建投),合计控制晶合集成52.99%的股份。为落实国家关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规划,合肥市于2015年与半导体行业国际知名企业力晶科技,合作建设合肥晶合12英寸晶圆制造基地项目。随后通过协议,力晶科技将相关技术转移至晶合集成,并成为晶合集成战略股东。
在国有资本的加持下,晶合集成近年来快速发展。根据Frost Sullivan的统计,截至2020年底,晶合集成已成为中国大陆12英寸晶圆代工收入第三大、产能第三大的纯晶圆代工企业(不含外资控股企业),有效提高了中国大陆晶圆代工行业的自主水平。
晶合集成是合肥建投在投资领域的一个缩影。作为合肥市投资引领的国资平台之一,合肥建投先后主导和参与投资京东方、晶合、蔚来等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新能源等多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30余个,项目总投资超过3200亿元,形成了“筹资-投入-管理-退出”的产业投资循环,打造了合肥模式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合肥建投官网显示,截至2022年9月30日,该公司合并资产总额6002.73亿元,净资产2077.31亿元,拥有全资及参控股企业50余家。
除了重点投资大型企业外,2021年合肥市国资委还印发实施《合肥市天使投资基金管理办法》,鼓励和支持县(市)区、开发区设立天使投资基金,支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肥创办企业,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商业模式新的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
天鹅湖大景,郑成功/摄
合肥IPO排队企业中,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的公司数量高达10家,是绝对主力。
1965年出生的陈王保曾在1997年至2003年,就职于安徽省徽商集团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徽商时代汽车有限公司,担任副总经理。2006年,拥有多年汽车从业经验的陈王保,成立汇通有限(汇通控股前身),投身于汽车行业。
在其带领下,主要从事汽车造型部件和汽车声学产品生产的汇通控股,目前已经将产品卖给了汽车、、蔚来汽车等知名车企。
等待提交注册的安徽万邦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万邦医药),控股股东为陶春蕾。资料显示,1971年出生的陶春蕾具有丰富的医药行业工作背景。其于2006年创立万邦有限,2019年8月至公司招股书披露时,担任万邦医药董事长、总经理。
陶春蕾掌舵下的万邦医药,获得了高新技术企业、外包公司20强、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等多个荣誉,在CRO(合同研究组织,对外提供专业化药品研发服务的公司或其他机构)企业中,已具有较强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2021年,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已超7000万元。
民营企业的快速崛起,与合肥的扶持政策密不可分。
2022年,为规范有序市场秩序,让民营企业顺心落地、安心发展,合肥市采取了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打造公平竞争环境、助力企业纾困解难等措施。打造公平竞争环境方面,围绕滥用行政权力妨碍商品服务和要素自由流通等四种行为,该市开展整治清理,全市共清理政策措施1221件,废止16件。
至2022年底,合肥市场主体数151万,其中民营经济体突破146万户,占市场主体总量的97%,同比增长12.24%。同年,合肥修订国家标准89项,民营企业参与起草的占71%,行业标准15项,民营企业占80%。
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上进生”,合肥正迈向“优等生”,该市的“上市军团”亦将持续扩大。
(责任编辑:娱乐)
-
11月22日0时-24时,海淀区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154例,其中16例为社会面筛查人员,138例为隔离观察人员。11月23日0时-15时,海淀区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67例,其中10例为社 ...[详细]
-
当地时间2021年10月28日,美国加州,Meta标志。人民视觉 资料图记者/杨阳自成立以来,Meta首次宣布计划裁员、削减预算。当地时间9月29日,彭博社报道称,脸书Facebook)母公司Met ...[详细]
-
营收净利双降、翻台率下滑...加码物业也燃不起九毛九的增长之火?
营收净利双降、翻台率下滑...加码物业也燃不起09922)的增长之火?国庆假期临近叠加政策持续吹暖风之下,餐饮板块前几日狠狠地反弹了一波。据智通财经了解,9月26日、27日,港股市场的餐饮板块连续两日 ...[详细]
-
根据贝莱德BLK.US)周四提交的一份文件,该资管巨头计划推出第二只加密货币ETFiShares Future Metaverse Tech and Communications ETF),将追踪元宇 ...[详细]
-
专家:加快完善契合国企等各类型企业特点的估值方法,扭转国企在资本市场大幅“折价”的趋势
中证网讯记者 昝秀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11月21日在2022论坛年会上作主题演讲时指出,估值高低直接体现市场对上市公司的认可程度。上市公司尤其是国有上市公司,要“练好内功”,也要进一步强化公众公司意识 ...[详细]
-
当地时间9月26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航天器成功撞击一颗名为迪莫弗斯Dimorphos)的近地小行星。这是世界上首次进行旨在防御地球免遭小行星撞击威胁的任务。 ...[详细]
-
新华社斯德哥尔摩9月29日电记者付一鸣)瑞典海岸警卫队29日说,发现“北溪”天然气管道第四个泄漏点。据介绍,该泄漏点是在瑞典附近水域的“北溪-2” 管道上发现的,距同一水域“北溪-1”管道上的泄漏点1 ...[详细]
-
【两部门:#明年底前居民换购住房可享退税优惠#】为支持居民改善住房条件,现就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公告如下:自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对出售自有住房并在现住房出售后1年内在市场重新购 ...[详细]
-
基金行业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踔厉奋发启新程 勇毅前行向未来
踔厉奋发启新程 勇毅前行向未来——基金行业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中国基金业协会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基金业协会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一首要任务,引领基金行业在学、悟、干上出实招 ...[详细]
-
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22年8月我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数据
转自:国家外汇管理局2022年8月,我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40265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货物贸易出口19991亿元,进口15263亿元,顺差4727亿元;服务贸易出口2227亿元,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