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地先行个人养老金制度!养老FOF加快扩容,研究员月薪达4万
11月25日,地先达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财政部、人养容研国家税务总局发布通知,老金宣布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北京、制度上海、养老月薪广州、加究西安、快扩成都等36个先行城市或地区启动实施。地先达万通知明确,人养容研先行城市或地区符合条件的老金群众可自愿参加个人养老金。参加人需要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和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制度账户资金可购买符合规定的养老月薪理财产品、储蓄存款、加究商业养老保险和公募基金等。快扩
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实施,地先达万养老目标FOF将持续扩容。证监会官网11月4日披露,准予易方达基金、兴全基金、天弘基金、南方基金、汇添富基金、广发基金等13家基金公司旗下的14只养老目标持有期FOF产品注册,产品持有期从一年至五年不等。
多家公募机构正进行开闸销售前的最后冲刺。11月21日以来,包括易方达基金、中欧基金在内的多家公募相继发布了旗下养老目标基金的《风险揭示书》,介绍操作策略、风险收益特征、费率水平等情况。
养老目标FOF并不是最近刚推出的新品种,作为公募行业布局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的重要创新产品,首批养老目标基金获批已满四周年。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24日,养老FOF产品数已达256只,总规模884亿元。
2018年,证监会发布《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指引》,明确FOF是养老目标基金的主要运作模式。多名基金业内人士认为,FOF这类产品比较适合养老金投资。对普惠性极强的养老投资而言,FOF能提供简单、清晰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养老目标FOF近年成为公募行业重点赛道之一。今年以来,各大基金公司都在产品、团队建设等多层面强化养老FOF产品布局,从投研、系统、投教等多维度全方位做足准备。备受关注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业务将于2023年1月1日正式实施,距今已不足2个月。养老目标FOF作为个人养老金投资首批纳入的公募基金产品,也备受个人投资者关注。
被称为“养老新选择”的养老目标FOF,过往业绩表现如何?发展又遇到哪些问题与利好?
首批养老FOF皆实现正收益
今年以来,公募养老目标FOF扩容速度明显加快。
11月4日,《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关于个人养老金有关政策的公告》以及《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等多项个人养老金相关政策集中发布。
据研报预测,2035年,个人养老金理财规模或将达12万亿,按养老理财30%、养老储蓄25%、养老目标基金20%、个人养老保险10%、其他15%的比例预估。养老目标基金接近2.5万亿元规模。市场空间极为广阔。
作为我国养老体系第三支柱的代表性产品之一,养老目标基金备受投资者关注,公募基金公司也在加快布局。据时代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年初至11月24日,已有102只新养老目标FOF成立。2019年至2021年,成立数量分别未61只、41只、49只。业内人士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养老目标FOF都将处于发行高峰期。
公募行业加快布局还体现在对FOF投研人才的招聘上。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天弘基金、南方基金、安信基金、泰康基金等10余家基金公司发布了FOF投资经理、FOF基金投研助理、量化FOF研究员、FOF配置研究岗等岗位招聘需求,开出的薪资也颇具吸引力。
据某网站的招聘信息,上海一则由猎头发起的“某大型基金公司FOF基金经理助理”招聘需求显示,该岗位每月薪资3万-5.5万元之间,且每年24月薪制。这意味着该岗位最低年薪也可达72万元,最高可达132万元。高薪不是个例,时代周报记者统计,FOF研究员的每月薪资普遍在2万至4万元之间,FOF投资经理月薪普遍超过3万元。
“养老目标FOF热度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布局,行业对FOF相关人才的需求确实持续增加,人才抢手,所以享受了一定市场溢价。”华南地区公募行业一名人士对记者表示。
投资者则更为关注养老目标基金是否能承载起“养老重任”,收益率如何?整体来看,养老目标FOF不乏绩优基金。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24日,共有93只养老目标基金自上市以来实现正收益,占比46.30%。其中,6只基金成立以来回报超50%,10只基金成立以来回报超40%,20只基金成立以来回报超30%。
业绩排名居前的是华夏养老2045三年A、中欧预见养老2035三年A、南方养老2035三年A和中欧预见养老2035三年C,成立以来回报分别为53.09%、52.64%、50.53%以及50.15%,这四只基金成立日期都是在2018年至2019年之间。2018年首批成立的14只养老目标FOF皆实现稳健正收益。
截至11月24日,中欧预见养老2035三年A/C、南方养老2035三年A自成立以来回报率超50%;华夏养老2040三年A、南方养老2035三年C自成立以来回报率超40%;工银养老2035三年A、银华养老2035三年A、以及泰达宏利泰和养老(FOF)自成立以来回报率也超30%;另外6只成立于2018年的养老FOF,成立以来的回报率都超过18%。
头部效应明显
养老目标FOF持续扩容,但规模小微化特征依然较为明显。
据时代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24日,批露基金规模数据的养老目标FOF共有163只,75只规模在2亿元以下。多达51只养老目标FOF规模不足亿元,其中又有20只是已跌破5000万元清盘“红线”的迷你基金。此外,23只养老目标FOF规模介于1亿元至2亿元之间。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今年4月清盘的国联安安享稳健养老一年成为第一只清盘的养老目标FOF。该基金成立于2019年4月,清盘前规模约1300万元。
“个人养老金投资或将开启公募基金行业发展新蓝海,养老FOF的发展任重道远。”百嘉基金副总经理王群航曾公开表示,“虽然养老FOF数量在增加,但规模却在减少。” Wind数据显示,自2021年四季度以来,养老目标FOF规模持续下滑。今年三季度末,其规模为951.22亿元,相较上季度末下降113.10亿元。
“FOF基金的规模和投资业绩、销售渠道、产品风险收益特征、市场环境以及公司重视程度等多重因素相关。” 中欧基金FOF策略组负责人桑磊认为,FOF产品的发展仍处初期阶段,首批养老目标FOF产品成立至今尚不足五年。在这个过程中,各基金公司的起步时间不同,销售实力以及销售渠道不同,产品线选择和布局的时间点也不同,投资业绩也受市场短期波动、投资能力等因素影响。
不过,监管对养老目标基金进入个人养老金投资的“规模准入门槛”进行了拓宽。
11月4日,证监会公布《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下称《暂行规定》),指出养老目标基金的准入门槛由征求意见稿阶段的“最近4个季度末规模不低于5000万元”,调整为“最近4个季度末规模不低于5000万元或者上一季度末规模不低于2亿元”的养老目标基金。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满足“最近四个季度末规模不低于5000万元”的养老目标FOF基金共有116只。按《暂行规定》的标准,数量增加至142只养老目标FOF,扩容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养老目标FOF头部效应明显,头部梯队包括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中欧基金、嘉实基金等。
规模达标的养老目标FOF,共分布在46家基金公司。有9家公司有5只及以上数量的产品,它们分别是银华基金、汇添富基金、南方基金、嘉实基金、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华安基金、工银瑞信基金以及银华基金。
(责任编辑:百科)
-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曾经估值高达90亿美元的血液检测公司倒闭,骗局女主角终受法律惩戒。路透社19日报道,美国公司Theranos创始人伊丽莎白·霍姆斯因欺诈罪被法院判处135个月监禁。霍姆斯2003年 ...[详细]
-
已立案3052件!上海市场监管局集中曝光一批2022年“铁拳”行动典型案例
记者7月12日获悉,上海市场监管局于当天向社会集中曝光一批2022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典型案例。今年以来,上海市场监管部门聚焦食品安全、价格、产品质量安全、特种设备安全、计量违法、虚假广告和虚 ...[详细]
-
2022年7月11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发布健康知识:《地坛医院掌上健康| 总是汗流浃背?可能是身体在报警》到了三伏天,随便一动就是一身汗,黏黏的真是让人难受,很多人恨不得天天躲在“空调房”里不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国际金融报 一则有关H股变动的消息,引发股神巴菲特抛售猜想。7月12日,汽车板块全天走低,“大哥”比亚迪A、H股双双低开大跌。自上周五以来 ...[详细]
-
11月21日晚上,2022论坛年会“数字经济与金融科技暨全球金融科技大会平行论坛:数字新基建”在北京举行。论坛围绕数字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要求,探讨了高质量推进金融数字化转型、健全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现代 ...[详细]
-
Uber被曝秘密游说德法英美顶级政客,使用“一键销毁”规避数据审查
综合英国《卫报》等多家外媒消息,根据7月10日泄露的数千份的文件显示,Uber在全球扩张之中曾游说包括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内的顶级政治家,并尝试逃避法律制裁。本次泄露的文件包括8.3万封电子邮件以及近千个 ...[详细]
-
新京报讯记者苏季)记者7月12日从河南安阳市教育局获悉,近日,安阳市第一中学查处了一起教师违规有偿补课行为,教师郑某某被降低岗位等级,调离教学岗位。通报称,近日接到群众举报,教师郑某某在校外开展有偿补 ...[详细]
-
银行理财子公司加大权益类资产投资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逐步提高投研能力,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今年二季度,银行理财子公司调研开启“劳模”模式,次数远超去年同期。数据显示,累计有19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参 ...[详细]
-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董路君:进一步强化保险业国际监管协同 共同完善RCEP规则下的保险健康发展机制建设
转自:上海证券报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韩宋辉)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副会长董路君11月22日在2022论坛年会上表示,RCEP即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推动各成员国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RCEP的签订, ...[详细]
-
7天缩短到72小时,杭州多区调整常态化核酸频次,多城近期加密检测频次
7月10日0-11时,杭州新增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为主动就诊发现。当日晚间,杭州市发布通告称,自7月11日0时起,该市相关区域常态化核酸检测频次从7天调整为72小时,自7月13日0时起开始扫码查验。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