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销售旺季、Q2实现盈利,蓝思科技迎来业绩拐点
引言:2022年8月25日晚间发布半年度财务报告,进入技迎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1.83亿元,销售现盈净利润-3.05亿元。旺季初看利润暂时处于亏损状态,实思科其原因系上半年消费电子淡季行业需求有所减缓、利蓝年初疫情影响智能汽车产销量、业绩疫情管控导致东莞蓝思3月至4月停产三周等多因素所致。拐点但是进入技迎我们按照单季度财务数据视角看2022Q2公司已经开始实现盈利,公司很可能进入业绩拐点初期,销售现盈接下来就公司财务数据进行具体分析思考。旺季
财务视角:单季度归母利润扭亏为盈,实思科已进入业绩拐点重要时期
扭亏为盈。利蓝虽然从中报视角看公司上半年依然处于亏损状态,业绩但是拐点回顾公司近三个单季度营业收入已经恢复增长,值得注意的进入技迎是2021Q4属于消费电子销售旺季,因此单季收入较高,剔除季节性影响后呈现逐季增长。利润规模看公司2022Q2已经实现扭亏为盈,实现归母净利润1.07亿元。相信随着疫情有效控制、下半年进入销售旺季公司营收、利润会持续提升。
成本稳定,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下降,费用控制力强化。对公司收入、利润情况有了基本感知外,我们具体从影响利润薄厚的核心因素一探究竟。先从成本端看近几个季度公司成本保持相对稳定水平,虽然东莞蓝思停产,黄花、湘潭新园区处于建设和运营前期,对整体成本有短期影响,但是公司整体控制较好,长期成本应该不会有太大波动。紧接着看期间费用情况,销售费用今年是有一定的增长,主要是公司报告期内为更好的开拓市场,扩大了销售团队以及增加人员薪酬所致。一般来说销售团队扩大后期会给公司带来收入增长,所以销售费用短期增加看似影响当期利润,但是时间拉长看对公司长期营收增长形成重要支撑。其次公司近期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持续下降,管理费用下降主要系整体职工薪酬、招募员工费用下降所致,侧面说明公司自动化率、智能制造程度逐步提升。财务费用下降受益公司整体资本结构保持良好、汇兑收益增加所致,长期看有望继续优化以保持合理水平。
加大研发投入,锁定未来。为了保持或加强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市场份额公司一直非常重视研发,今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率提升至阶段新高,达到6.91%。研发战略方面公司除了进行产品创新和投向智能汽车、光伏方向外,公司特别注重智能制造方向的研发,以提升公司整体运营能力,其中最值得关注是蓝思智能、蓝思集成在硬件、软件方面的持续突破。研发持续投入同样是短期影响当期利润,长期看无论是收入端还是成本端都会给公司带来较好的投资回报。
现金流充裕,经营韧性强。了解公司利润整体走势以及未来可能演变后,接着看公司负债以及现金流情况。首先公司近几年资产负债率持续下降,截止2022H1看公司资产负债率已降至44.06%,整体资产结构保持非常良好的状态。其次公司现金比率保持稳定,说明现金流较为充裕,在具体看现金比率计算,分母端流动负债中包含应付账款等经营性负债科目,如剔除经营负债影响,公司流动性情况比指标体现出来的更好。基于公司现金流充裕、负债的持续改善其经营韧性非常强,并无明显财务风险。
财务视角下蓝思科技单季度归母利润已经扭亏为盈,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下降强化费用控制力,销售费用、研发费用提升锁定未来业绩,现金流充裕、负债持续改善助力公司稳健经营,整体看公司已进入业绩拐点的重要时期。财务是经营的结果,良好的财务趋势离不开企业实际业绩经营战略支持,接下来我们简单梳理公司业务逻辑。
产品体系完善、应用领域广驱动业绩持续增长
公司深耕电子行业多年,产品体系逐渐多元化。按照产业链划分,公司业务主要覆盖上游原材料、设备、智能制造软件等,中游包含玻璃、金属、蓝宝石、陶瓷等外观结构件以及触控模组、摄像头模组等,终端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方向。
布局产业链上游强化成本控制,未来有望降低营业成本、管理费用。公司部分原材料早已经实现自产,另外公司单独成立蓝思智能、蓝思集成专攻智能设备和智能制造软件、系统助力公司完成智能制造的战略目标。公司作为大型制造集团公司,其日常运营成本主要来自园区厂房、设备折旧、人力成本、运营效率的高低。蓝思智能目前多款工业、自动化设备、专用设备都供给集团公司,这些设备内部采购费用平均至少比外部采购节省30%以上费用,采购成本低直接降低后面每期的折旧费用。蓝思智能2022H1实现营收3.75亿元相对2021同期的1.83亿元呈现翻倍增长,说明蓝思智能与公司协同效应越来越高。蓝思集成主要将公司生产制造与工业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智能制造程度提升直接效益就是节省人力成本。其次由于软件对于整体生产过程以及各环节的监控,对各环节用料、生产周期、产品品质能更好的把握,当数据积累后节省整体的决策、生产管理流程,提升公司整体生产运营效率。公司布局上游原材料、设备、软件战略意义体现在财务上就是直接降低成本以及费用。
产品体系完善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稳定市场份额。公司深耕电子产业链多年,产品体系持续丰富,目前公司产品包含玻璃、金属、陶瓷、蓝宝石、塑胶等外观防护件,指纹模组、触控模组、汽车玻璃、光伏玻璃、XR等结构件。另外公司近年布局了手机、智能穿戴等智能终端的整机组装业务,补齐产业链最后一块“拼图”。从产品体系视角看公司从最开始的原材料、再到多元化的中间结构件、到最后的整机组装是全产业链服务。对于下游品牌客户来说不仅减少供应链采购沉长的问题,并且解决客户根据不同的机型、不同价位配置不同产品的选择需求。公司产品矩阵丰富满足下游客户一站式采购需求,最大程度强化客户粘性,促进公司市场份额的稳定提升。
应用领域广阔,智能汽车、光伏行业高景气打开业绩增长新空间。公司产品应用领域看同样处于持续迭代的状态,从最开始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开始逐渐延展至平板电脑、智能手表、XR等新型消费电子产品上。另外目前已拓展至智能汽车、光伏玻璃、充电桩防护件等新领域,因此只要涉及电子、智能产品的终端几乎都是用到公司产品,未来随着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热门领域的快速发展,公司应用领域有望继续向外拓展。应用领域广阔的前景下蓝思科技未来可能打开新增长空间。
XR、智能手表增长、新机发布共同助力公司进入销售旺季
苹果、华为9月即将发布系列新机,供应链进入销售旺季。根据业内人士以及公司官方消息整理获知苹果iPhone 14系列、华为Mate 50系列都将于9月初举行新机发布会。根据IDC统计苹果2022上半年出货量为1.01亿部,随着新机发布下半年苹果手机出货量进入销售高峰。根据市场多家机构研究数据显示,在国内4000元以上市场,苹果的占比从2020年的51%提升到了2021年的61%,预计到2022年苹果份额会提高到75%,显示苹果在国内高端市场几乎“独占鳌头”。按照以往经验当行业龙头企业发布新机后整个手机供应链企业提前进入紧张的备货状态,蓝思科技作为消费电子龙头以及苹果大供应商也将进入业绩释放期。
XR出货量加速增长。继智能手机之后,消费电子新物种“XR”广受市场关注,同时XR也是元宇宙概念入口设备,所以各大企业竞相入局,行业经历前几年整理后又进入良性上升通道内。根据媒体报道,Apple和Meta不久将要发布混合现实的MR头显,该类头显的发布将引领个人计算设备从PC和智能手机向头部可穿戴设备转型。根据IDC预测,22年全球VR头显出货量有望达到1390万台,26年有望达到3400万台,复合增长率25.1%呈现加速增长态势。另外内容角度看,据VR陀螺统计截止22年2月,VR内容数量最多为Steam平台,共有6371款游戏与应用,其中VR独占为5275款;VivePort平台内容数量为2765款,其中游戏1013款,应用1752款;OculusPC平台2月为1388款,其中游戏916款,应用472款; 综合硬件、软件内容增长趋势看,未来XR出货量有望加速增长,公司也将充分受益。
智能手表功能逐渐完善,出货量持续增长。智能手表目前已经从之前单一的看时间、通电话功能逐渐走向集健康监测、通话、运动管理、GPS定位、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独立智能终端发展。随着产品性能提升,用户接受度以及消费倾向持续提升,未来智能手表有望保持稳定增长。另外苹果即将发布Apple Watch Series 8催化智能手表新一轮增长,根据IDC统计2021年智能手表出货量8000万块附近,今年有望突破一亿块。蓝思科技蓝宝石材料、玻璃防护、触控模组都已经供货,随着智能手表出货量增长,对公司业绩增长形成重要支撑。
新能源汽车延续高景气度,多屏化、大屏化提升智能汽车业务价值量
新能源车销量大幅增长。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高增长,继2021年整体销量增长1.6倍后,2022年1-7月中汽车销量依然高达319.4万辆,同比增长116%。这其中还伴随着上半年疫情对整个汽车产业链的影响,如果剔除此影响将取得更好的成绩,整车销量的高增长提升整体上游供应链产品需求。
政策支持力度不减,提升新能源汽车销量。近期国常会决定,将已两次延期实施、今年底到期的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再延期实施至明年底,预计新增免税1000亿元。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政策自2014年9月起实施,并在2017年、2020年、2022年三次延期。按照现行政策,车辆购置税为应税车辆计税价格的10%,约为包含增值税在内的车价的8.85%。由于新能源汽车价格仍普遍高于同级别燃油汽车,免征购置税以及国家及地方购置补贴、限牌地区新能源牌照等多种优惠政策,有望在新能源汽车完全实现油电平价之前继续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另外多部门联合组织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全国行,新一轮新能源汽车下乡开展,也将刺激新能源车的销售。
大屏化、多屏化趋势拉动显示屏需求。在汽车销量高增长的同时,智能座舱作为未来第三生活空间、人机交互的主要入口,未来更多的产品差异化将围绕“智能座舱”展开,因此智能座舱的需求千人千面。从最近理想L9、蔚来第二代新车以及问界的鸿蒙座舱等例子可以看到一个明确的趋势,中国自主品牌在智能座舱上投入的物料成本、生态应用和场景创新已经超越海外车企。以座舱的中控屏幕为例,大屏化、多屏化趋势逐渐加速,10寸及以上中控屏占比从2018年17%提升到2022Q2的84%,大屏化速度极快。另一方面,车屏幕数量稳定提升,目前市场仍以1-2个屏幕为主流,但2个以上车屏数量的车型快速增长,屏幕数量1个及2个的车型销量占比分别为52%及40%,3个屏幕的车型销量已占2.31%。此外,HUD、全液晶仪表、天目玻璃等智能座舱的渗透率都在显著提升。随着车载显示增加,蓝思科技在智能汽车领域价值量也将持续提升。
光伏玻璃具备工艺优势,充分享受装机量快速提升
光伏装机量大幅增长。在“双碳”大背景下光伏赛道高景气度已是市场共识,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统计及预测2022年全球光伏装机量有望达到220.33GW,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光伏装机量增长带动光伏玻璃需求的快速扩张。
光伏玻璃行业资产周转率低,有较高的资金壁垒。光伏玻璃生产项目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如生产设备成本、原材料存储、环保费用开支及销售费用开支等。行业龙头的资产周转率普遍低于0.7,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新进入者资金门槛较高,因此像蓝思科技这样的行业龙头企、资金流充裕的企业更具优势。
轻量化+大尺寸考验企业技术积淀,客户关系稳定资质需认证。在光伏平价时代,轻量化、大尺寸的超薄减反玻璃带来的发电效率增益重要性日益提升,技术水平高的企业在薄片化趋势下,更能够满足对玻璃的钢化、弯曲、抗冲击能力的生产工艺要求,也能凭借优质的减反镀膜技术得到更高的玻璃透光率。同时,客户对光伏玻璃供应商的资质认证严格,蓝思科技本身在消费电子领域积累大量超薄玻璃生产经验及专利,加速公司光伏玻璃业务市场拓展节奏。
小结:从公司单季度财务数据看,公司已经实现扭亏为盈,进入业绩拐点重要时刻。公司产品体系完善、应用领域持续拓展支撑公司未来业绩增长。下游新机发布在即,公司进入销售旺季。智能汽车、光伏行业的高景气度将给公司带来新增长空间。基于上述分析我们相信蓝思科技基本面有望持续向好。
(责任编辑:热点)
-
11月21日,沪深交易所就个别自媒体报道了部分拟上市公司其业务和收入涉及核酸检测等相关话题回答记者问。沪深交易所均表示,已经注意到有关报道,并高度关注涉核酸检测企业的上市申请,坚持从严审核。上交所表示 ...[详细]
-
每经记者在进博丨赢创大中华区总裁夏赋良:我们的ESG报告赶上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快车
每经记者 朱成祥 每经编辑 杨夏本届进博会上,外资“本地化”话题受到广泛讨论。11月4日,在第五届进博会开幕前夕,德国特种化工企业赢创位于闵行区莘庄工业区上海创新园的全球锂离子电池中心正式开业,这也是 ...[详细]
-
万亿“长钱”来了!个人养老金投基金迎来利好,哪些公募FOF可参与?
个人养老金业务正在加速推进。11月4日,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以及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等多个配套政策陆续被推出。“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实施落地,将补齐我国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 ...[详细]
-
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清:上海将进一步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韧性11月5日,在第五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金融支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分论坛”上,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清表示,上海将进一步增强产 ...[详细]
-
2023年3.67万亿地方债到期,地方正申报2023年再融资债券需求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杨志锦上海报道 在前期申报新增专项债、新增一般债需求后,近期地方政府再融资债券需求的申报也开始启动。记者从多位地方财政人士处获悉,近期监管部门下发通知,要求地方政府区分不同地方政府 ...[详细]
-
中国各城市应对老龄化能力如何?进博会上首发的这一指数或成重要参考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城市能力指数”是对中国城市应对老龄化的能力评估,旨在促进更多城市探索与人口老龄化阶段相适应的措施。如何应对老龄化,已成为当前全球多国共同面对的课题。在11月5日举办的第五届虹桥国际 ...[详细]
-
当地时间11月4日,联合国大会与安全理事会举行会议,从三名候选人中选举出来自巴西的莱昂纳多·内梅尔·卡尔代拉·布兰特Leonardo Nemer Caldeira Brant)接替于5月29日去世的安 ...[详细]
-
贵州省医保局发文,192个药品将不再报销,全国医保目录统一进入倒计时(附名单)
来源:赛柏蓝到2022年年底,全国所有省份都将完成地方医保目录增补药品“消化”工作,实现全国医保用药范围基本统一。192个药品将不再报销11月3日,贵州省医保局发布《省医保局关于原省增补药品目录即将停 ...[详细]
-
据“安徽日报”微信公众号8月30日下午消息,近日,安徽省正式成立教材委员会,加强全省教材建设工作统筹协调,推动全省教材工作高质量发展。消息提到,安徽省教材委员会由省政府负责同志担任主任,省委宣传部、省 ...[详细]
-
本报记者 夏治斌 石英婧 上海报道“说晚肯定是有点晚,不过我觉得是相对的晚。”上海集度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度”)CEO夏一平直言,一方面整个电动汽车市场还是一个不断增长的市场,发展空间仍很大,另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