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星频频减持旗下资产,郭广昌高调发声 背后是负债2611亿
最近,复星复星内部不平静。频频复星掌门人郭广昌打破时隔半年的减持沉默,两度发声。旗下
第一次是资产债亿9月13日,郭广昌称,郭广刚刚结束了海外几个月的昌高差旅行程,所幸赶在台风”梅花”之前回到了上海,声背这两天正在按照防疫要求进行隔离。后负作为一家创新驱动的复星家庭消费产业集团,复星现在有接近一半的频频产业和员工在海外,所以这次在海外多停留了一些时间,减持跑了20多个国家,旗下接近40个城市,资产债亿和许久未见的郭广海外复星同学们做了细致的沟通。
“一路上让我很欣喜的是,我看到我们在海外很多企业都恢复到了比疫情前更好的水平,还有一些企业在疫情期间更是取得了高速增长。过程中也拜访了许多海外的朋友们,请大家喝了我们的舍得酒,品尝中国智慧的同时,向海外传递中国信心。”
郭广昌称,始终坚信,全球化是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复星的竞争力在于全球化的视野和能力。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家植根中国的企业,中国永远是复星最重要的根据地。不论在海外还是在隔离期间,都始终心系着国内的业务。未来希望复星能在深耕中国的同时,实现全球化生态中的相互赋能和高速成长。
第二次是当天下午,郭广昌再次发声,称企业的本职工作应该是做好产品,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做对的事、做难的事、做需要时间积累的事。但有时,做好自己还不够,外界的杂音也可能会带来极其严重的影响。周二,彭博新闻社的一篇所谓“监管部门要求摸底复星”的报道严重地背离了事实,在境内外大范围传播后,严重误导投资者,引起市场异常波动,对复星的企业正常经营和声誉造成重大影响。
“昨天,我们已经公开回应表示,经多个渠道向监管机构求证,绝无此事。但彭博新闻社始终无视事实,不愿给予更正和澄清。”
郭广昌说,复星的发展过程中,经历过很多坎,也曾经直面过很多谣言,但都挺过来了。在过往,我也曾经接受过彭博新闻社的数次采访,充分尊重这家全球知名的财经资讯公司。但今天,彭博新闻社的失实报道及侵权行为,已经严重地伤害到了复星。本着对复星员工、股东、投资人负责的态度,“我很遗憾但也很坚定地决定,复星将正式向法院提起诉讼,坚决追究其法律责任,坚决捍卫复星的一切合法权益。”
负债2611亿
让郭广昌如此急切的亮相背后,是彭博新闻社曝出复星负债6500亿。其主要依据是,据2022年半年报数据,截至2022年6月30日,复星国际流动性资产为3787.8亿元,非流动资产为4709亿元,合计8496.8亿元;流动负债合计3754.0亿元,非流动负债合计2757.6亿元,合计6511.6亿元。随后,复星国际及旗下上市板块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将复星国际信贷评级,及公司担保高级无抵押票据评级由「BB」下调至「BB-」,展望负面。标普表示,由于进入在岸和离岸债券市场面对困难,加上宏观经济不明朗,复星国际面临流动性空间缩小和债务期限缩短的问题。
复星国际执行总裁、CFO龚平对外解释称,网络盛传的所谓复星6500亿债务压顶,这一说法实质上完全是混淆了不同的概念。6500亿的数字,是复星国际合并报表的全部债务,包含了旗下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的债务。但是,金融机构的债务和企业的传统债务不是同一个概念,复星国际真实的企业债务实际上只有2600亿。
据财报显示,复星国际截至2022年6月30日合计总债务2611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37亿元有所增加,主要是由于集团各板块业务拓展而导致债项增加。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中长期债务占总债务比例为52.6%,而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为55.6%。
截至2022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及定期存款为1176.54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967.8亿元增加了208.74亿元。
龚平则说,2600亿债务,还包含了旗下如豫园股份和等并表子公司的债务;而对这些债务,复星国际是不负连带责任的。真正归属于复星国际的负债,只有1000亿元。
复星系卖卖卖
不过,超过千亿的负债依然给复星系带来了压力。2022年9月2日,复星医药宣布,控股股东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复星高科技”)计划通过集中竞价及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本公司总股本3%的A股,按截至2022年9月2日公司总股本计算,即不超过80,089,656股A股。
具体如下:1、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本公司总股本1%的A股,按截至2022年9月2日本公司总股本计算,即不超过26,696,552股A股,该等减持可于本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进行,计划减持期间自2022年9月27日至2023年3月26日(含首尾两日)。
2、以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本公司总股本2%的A股,按截至2022年9月2日本公司总股本计算,即不超过53,393,104股A股,该等减持可于本公告披露之日起3个交易日后进行,计划减持期间自2022年9月8日至2023年3月7日(含首尾两日)。
此次减持前,复星高科技及其控股股东复星国际有限公司持股为37.82%。
本次减持计划全部实施完成后,复星高科技尚合计持有本公司929,539,134股(其中:858,005,634股A股、71,533,500股H股),约占本公司总股本的34.82%;复星高科技及其控股股东复星国际有限公司尚合计持有公司935,539,134股(其中:858,005,634股A股、77,533,500股H股),约占本公司总股本的35.04%。
这意味着复星高科技及其控股股东复星国际有限公司减持比例可能达2.78%,截至目前,复星医药股价32.27元,市值861亿,若以当前市值计算,涉及金额高达24亿元。
2022年7月,复星医药刚宣布定增,发行价为42元,募资总额为44.84亿元。其中,上海高毅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高毅邻山 1 号远望基金认购20亿元,财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认购5.7亿元,UBS AG认购8.44亿元,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认购1.48亿元,股份有限公司认购1.55亿元;
参与认购
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认购1.59亿元,J.P. Morgan Securities plc认购1.68亿元,资产管理(亚洲)有限公司认购2.07亿元,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认购1.3亿元,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认购1.02亿元。
这意味着,一旦定增完成,参与定增的机构面临着23%的浮亏,高毅资产的账面损失就高达近5亿元损失。
2022年上半年,复星国际还进行一些退出,其中,集团及集团管理的一家非并表基金自2019年起陆续减持所持有限公司H股股权并于2022年上半年完全退出,本集团及该非并表基金累计出售款项约港币158亿;2022年4月,集团宣布出售美国保险公司AmeriTrust,预计此交易交割后可为集团带来可观现金流。
同时,复星国际持续推动底层资产证券化,通过权益融资等方式实现资产估值透明化并助力资产快速成长。2022年3月,复朗集团与Primavera Capital Acquisition Corporation宣布双方达成合并协议,本次合并交易后,复朗集团将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为「LANV」。
2022年9月3日,豫园股份(600655.SH)发布公告称,拟出售金徽酒13%股份,预计交易总价19.37亿元;
2022年9月6日,(01992.HK)发布公告,其控股股东复星国际在9月5日收市后,以8.57港元/股的价格将其持有的2800万股复星旅文股份协议出售给独立第三方。
2022年9月19日,复星国际及其一致行动人在二级市场减持2615.95万股H股,累计套现约4.47亿港元。减持完成后,复星系公司对新华保险H股持股比例将至5%以下。
2022年以来,复星系还转让永安财险26%股权、泰康保险1737.36万股股份。可以说,相比之前买买买,现在的复星系就是卖卖卖。
复星方面表示,近期减持是为了进一步提升评级,夯实流动性安全垫,增强跨越经济周期的能力,这也是近几年财务战略的正常延续。
可以说,复星可能有能力将其庞大及多元化的组合变现,但当前不利的资本环境,会对复星系资产造成不小的负面影响。
- ·天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
- ·关键节点出现!多家国有大行与头部房企密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授信额度上千亿
- ·美联储11月会议纪要即将出炉 市场聚焦利率峰值信号
- ·湖北银行股份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大林被开除党籍
- ·马斯克“以民之名”送大礼,特朗对推特账号被解封表示“没兴趣”
- ·11月23日0-12时,海南东方市新增1例无症状感染者
- ·11月23日沪深两市涨停分析:粤传媒收获6连板 高乐股份、英联股份、标准股份均实现3连板
- ·晨讯科技11月23日斥214.64万港元回购651万股
- ·完美医疗将于12月30日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13港元
- ·大跌后情绪分化,年末债市怎么走?
- ·快讯!扎哈罗娃回应:建议认定欧洲议会为“支持愚蠢行为机构”
- ·下月开始!深圳医保个人账户迎“巨变”,这些担忧靠谱吗?
- ·重庆银保监局蒋平:风险攻坚取得成果 中小银行机构持续稳健发展
- ·中国银保信披露首批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名单
- ·交通银行向万科集团、美的置业提供授信意向额度超千亿元
- ·快被瑞幸追上了!星巴克疯狂打折促销,在抖音卖一分钱兑换券却不认账
- ·自动充电、自动采样、自动书写,一大波智能机器人涌向WAIC
- ·2022年自驾旅行报告:近七成用户选择中短途,中青年是主力
- ·杭州:力争到2025年,全市产业平台产值达到3万亿元
- ·北京金融法院丁宇翔:发挥金融的调节经济等功能应建立于实体经济生产之上
- ·18城首套房贷主流利率降至3字头,创历史新低
- ·徕卡发布新款皮质相机包裹布:纳帕羊皮材质,印有低调徕卡标志
- ·市值暴跌3000亿美元后已到谷底?大摩、花旗重新看好特斯拉
- ·首批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名单来了!中国人寿、国民养老保险等6家险企7款产品入围
- ·上海、合肥、南昌提出要求 抵达当地未满5天不得进入商超等公共场所
- ·连续两日新增破千!北京开始启用轻症方舱
- ·证监会定调上市企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出炉,聚焦四大原则、八大举措
- ·央行、银保监会:延长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政策过渡期安排,阶段性优化房地产项目并购融资政策
- ·都曾持股德恩精工,弘亚数控、昊志机电实控人被查巧合还是必然?
- ·前10月上海财政收入6652.6亿元,同口径同比由降转增
- ·中国银行马龙:数字化转型是一场触及组织经营范式的深刻变革
- ·北京:生鲜电商物资充足骑手紧缺,建议居民减少单日下单频次
- ·从3家世界500强手中收回,三亚一线海景地块再挂牌价刷出新纪录
- ·424批次背包抽检:特步、阿迪达斯、以纯等上“不达标黑榜”
- ·苏宁易购在内江中院被申请破产?回应:案件不涉及苏宁易购集团
- ·雄安新区迎来首个央企产业集群入驻